
一個原本不在汽車行業的汽車企業,一夕之間莫名成了奢華、高科技的代名詞,熱議鋪天蓋地地襲來。這就是特斯拉(Tesla),一個最具創新的汽車企業。最終,這朵被譽為美國豪華車市場的“奇葩”還是從其本土來到了中國。
隨之而來的爭議不置可否。商標案爭執不下、審批困難重重、體驗店推遲開幕等一系列征兆表明,特斯拉的中國夢這條路并沒有那么簡單!即便如此,不可否認特斯拉的出現始終是為沉寂許久的中國汽車市場帶來了一股新鮮血液,其商業模式的成功、創新形式的突破以及強烈的公關意識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回顧一下,特斯拉教會了我們什么?
“后來者”也可居上
2003年,特斯拉汽車公司成立;2008年,其交付第一輛Roadster;2013年,第一季度財報發布,僅憑一款Model S電動汽車實現過去十年的扭虧為盈,隨之引起了資本市場的躁動,三天股票上漲超過50%。從此,特斯拉的名聲一炮而紅。
首先,定位決定了特斯拉的獨一性。“高端”、“純電動零排放”加上“跑車”促成了其成功的根本。其次,技術和創新依然是成功的關鍵。與其花上短期時間去模仿已經存在的、數人擁有的高等技術,還不如長期專研一個只屬于自己的最初原型。敢想、敢做、敢于突破是特斯拉的最高品質。
電動車充電沒那么難
在美國,特斯拉聯合電網為其所有用戶在家中建立一個充電站,同時在城市建設了很多免費提供用戶充電使用的充電區域,并計劃到2015年,充電區域將覆蓋美國80%的大城市。充電的基礎問題解決了,買車的人放心了,新能源的推進也便利了。
中國新能源汽車每天都在高喊口號,也有一些車企開始在公用交通和私家車領域逐步推進,但如果想要盡快走出這個怪圈,使得電動車在路上隨處可見,特斯拉的充電模式和創新合作不失為一個學習的典范。
危機之中神公關
10月1日,一張特斯拉Model S在美國西雅圖南部的公路上發生車禍起火的事故圖片引發了大眾對特斯拉的嚴重質疑,其股票隨之接連下跌。
當天,其全球公關總監及時聯系車主并發表了緊急聲明,聲明承認起火的是一輛特斯拉Model S,并解釋了事故緣由。時隔一天,特斯拉首席執行官Elon Musk又在公司官網上發了一篇博客,再次對事件進行了全面的解釋,其中附帶了銷售總監與車主的往來郵件。他更是直接攤開數據論事,“在美國,平均每2000萬行駛里程發生一起汽車火災,而特斯拉則是每1億行駛里程才發生一起火災。”
雖然,這個數據或多或少有些推卸的意圖在內,但結果至少得到了公眾的認可,抑止了股價的繼續下滑,作用顯而易見。所以說,無論事件大小,溝通必不可少。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