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日,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高溫型鎳鈷錳酸鋰多元材料”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該產品是一款高溫性能優異的鋰電正極材料,具有高溫循環及存儲性能好、堿性殘余低、自放電率低等特點,可以滿足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消費類鋰電池的需求,還可以適用于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等動力電池領域。目前公司該產品已實現批量生產并開始供應國內外高端市場。
◆ 鋰電池正極材料產品結構格局變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研究顯示,從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細分產品結構來看,我國鈷酸鋰的市場份額較大,占比達到50.16%;其次是三元材料,市場份額為22.80%;錳酸鋰位居第三,市場份額為19.84%;磷酸鐵鋰的市場份額為6.84%,位居第四。
從全球鋰電池正極材料市場份額來看,鈷酸鋰的市場份額呈下降趨勢,主要是因為鈷酸鋰價格昂貴,有毒、環境污染大,循環性能相對較差。而三元材料和錳酸鋰市場占有率呈上升趨勢,其市場占有率提升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成本較低等優點,在與鈷酸鋰的競爭中具有一定的優勢。
圖表:2012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細分產品結構圖(單位:%)
◆ 三元材料發展前景廣闊
截至2013年6月,我國有三元材料生產企業49家。近年來,我國三元材料產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年均復合增長率在40%以上,到2011年我國三元材料產量為8500噸,2012年產量增加至1萬噸左右。
從三元材料銷量來看,全球及中國市場的三元材料銷量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11年全球三元材料銷量為2.8萬噸,中國市場銷量為7140噸,2012年全球三元材料銷量增加至4.4萬噸,中國市場銷量增加至9760噸。
圖表:2009-2012年全球及中國三元材料銷量(單位:噸)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祝建梅認為,三元材料是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型鋰電正極材料,具有容量高、成本低、安全性好等優異特性,其在小型鋰電中逐步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并在動力鋰電領域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三元材料綜合了鈷酸鋰、鎳酸鋰和錳酸鋰三類材料的優點,具有價格優勢,成為最具潛力的替代鈷酸鋰的正極材料。
◆ 錳酸鋰發展潛力大
前瞻網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我國有錳酸鋰生產企業43家。近年來,我國錳酸鋰產量逐年增加,其在正極材料中的占比也不斷提高,到2011年我國錳酸鋰的產量為6200噸左右,2012年產量增加至8700噸左右。
從進出口來看,2011年我國錳酸鋰進口額為167.25萬美元,2012年有所減少,為116.81萬美元,同比減少30.16%;2011年出口額為278.92萬美元,2012年增加至438.63萬美元,同比增長57.26%。
錳酸鋰是研究較早的鋰電池正極材料,具有價格低廉、安全性好、耐過充性好、易于合成的優勢,是最具發展前途的動力鋰電正極材料之一,其應用主要集中在消費類電池市場,在動力電池領域也有一定的應用,前瞻預判未來錳酸鋰在正極材料的比重將會不斷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