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加快推進惠州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廣東電網惠州供電局出臺了“綠色報裝通道、延伸業擴介面、優惠電價支持”三大服務舉措。據《南方日報·惠州觀察》報道,在充電站點開工建設時,該局將電網投資界面延伸至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土地產權“紅線”內,從而降低社會各界大量投資建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成本。
在“踐行低碳生活”逐步深入人心的當下,436個充電樁落地惠州助力新能源汽車發展,顯然要起一個示范推動作用,積極意義無需贅言。
環保部門的數據顯示,汽車尾氣污染已經成為影響惠州空氣質量的主要來源之一。隨著汽車逐漸從精英消費轉向大眾消費和環境保護問題的日益嚴峻,加快具有節能和環保功能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使用乃是大勢所趨,也顯得十分迫切。這幾年,各級政府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上可謂不遺余力,稅收優惠、購車補貼、貸款支持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就是要激勵人們高效率使用新能源汽車,促使新能源汽車加快飛入尋常百姓家。
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優勢在于零排放或低排放,從而減少對城市空氣的污染程度。讓新能源汽車“跑起來”,既是破解“城市病”的新舉措,也向全社會傳遞“低碳發展”的新理念。將生態文明理念轉化為科學、綠色、文明的生活方式,不僅需要政府倡導和帶頭實施,更需要每一個市民身體力行,“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對我監督”,我們的城市未來才會更加晴朗。
大力發展和推廣新能源汽車,還關系到汽車產業結構優化和消費升級。除了通過財政補貼來刺激消費,公交公司、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應在打造綠色交通工具上先行一步。
此外,政府還應從細節入手優化配套服務。比如,將充電站建設、維修點布局等基礎設施配套納入城市一體化規劃,讓充電站像加油站那樣普及起來,讓老百姓使用新能源汽車既環保便利、更節能省錢。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