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分析 > “試金石”是什么?新能源汽車的“冰與火之歌”

“試金石”是什么?新能源汽車的“冰與火之歌”

來源: | 作者:admin | 分類:分析 | 時間:2016-09-24 | 瀏覽:6095
文章頂部
摘要:各地火熱的新能源汽車項目與配套設施等環節的不平衡、不協調發展,成為消費者接受新能源汽車最大的絆腳石。這就畸變出上述研究分析的第六個問題——政府、企業熱,用戶冷。

“試金石”是什么?新能源汽車的“冰與火之歌”

日前,格力集團掌門人董明珠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珠海銀隆”)后,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收購新能源企業,格力就是要造汽車。無利不往,空調大佬董明珠揚言要跨界涉足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無疑給近年來愈來愈熱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再添一把火。

除了董明珠準備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以外,即將開幕的北京國際車展中,包括北汽、一汽、東風風行以及眾泰等多家車企,紛紛為到時將亮相的新品預熱,新能源汽車在近段時間攫取了行內行外足夠的目光。

火:含“金鑰匙”而生

其實不僅僅是最近一段時間,新能源汽車幾乎在中國一出現便是火熱的態勢,說它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也不為過。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盡管中國很快成為世界汽車生產大國,但是,產業結構不合理、技術水平不高、自主開發能力薄弱等問題依然突出,能源、環保、城市交通等制約日益顯現。2008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加深和國際汽車市場的嚴重萎縮,國內汽車市場受到嚴重沖擊,導致全行業產銷負增長、重點企業經濟效益下滑、自主品牌轎車發展乏力,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形勢嚴峻。

因此,結構調整是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必然要求,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并且,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大展風采,一炮而紅。

2009年3月,國家出臺了《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一出,上至地方政府,下至汽車企業都開始或多或少地參與到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中來,并呈愈演愈烈之勢。

各地方政府積極擁護國家的政策。很快地,以北京、重慶、上海等一線城市為首,各地紛紛成立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或基地。由此,各地方政府對新能源項目形成了“圍攻”之勢。政府的熱情也帶動了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的投入。自《規劃》頒布之后,乘國家政策的良好環境、地方政府計劃的優勢,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開始加入到研發新能源汽車的隊伍中來。

這種火熱一直持續到現在。而2015年的情況更是被業內人士成為新能源汽車的“第二次造車運動”——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統計,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340471輛,銷量達331092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從2015年1月-2016年3月初,全國各地新建的新能源整車投資項目就多達30個,投資總金額超過1000億元,而總規劃的產能超過300萬輛。

冰:火爆得有點不對勁

然而,這種持續火熱并且不斷升溫的狀態,卻不禁令部分業內人士感到不安,“太火爆了,感覺有點不對勁。”

這種不安尚且沒有成為一股明顯可見的潮流涌現,它更多地是以這種形式出現:2016年03月31日“新華視點”報道,記者從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機構了解到,涉及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電池續航的投訴明顯增多,主要包括電池容量虛標、續航里程達不到宣傳里程等問題。

對于新能源汽車整個火熱的大趨勢來說,這無疑只是一個小小的不和諧的音符,但管中窺豹,它卻是以消費者的實際體驗來反映新能源汽車被忽略的問題,也試圖通過實例給新能源汽車領域降降溫。

但其實為新能源汽車降溫,早就在它火熱之前已經有業內的先見人士開始嘗試。

在2009年9月召開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時任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司長辛國斌都曾提出過對新能源汽車產業謹慎發展的觀點,他們指出:“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呈現一哄而上,遍地開花之勢。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在上項目,一些不具備基本條件的地區和企業盲目創造條件也在上項目,這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埋下了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的風險。”

這種警惕同樣也是擔憂,一直持續到現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清泰曾公開表示,“產量和市場規模的超越并非技術上的超越,我們在電動汽車技術積累上的差距還很大,如果把所有資源都用在產能擴張上,前景并不會太好。”

陳清泰所擔心的新能源汽車產能擴張一幕如今已在全國各地轟轟烈烈地上演。在從2015年1月-2016年3月初的30多個新能源汽車在建項目當中,所有項目的總產能加起來已經高達300萬輛,早已超越國家規劃的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達到200萬輛的要求。

試金石:消費者體驗最重要

諸如上述的警惕和擔憂,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持續高溫的“異常”火熱,也引得越來越多行業人士進行“冷思考”。

此前有研究分析表明,當下國內新能源汽車主要存在以下六個問題:

1.新能源項目遍地開花,進展緩慢,重復開發,資金浪費;

2.新能源汽車在技術水平上與國外相比尚有差距;

3.國內與新能源汽車相配套的設施缺乏,鼓勵補貼資金不到位;

4.新能源汽車標準不健全影響其大發展;

5.新能源汽車售后維修力量薄弱;

6.新能源汽車存在企業、政府熱,用戶冷的狀況。

以上問題,對于消費者而言最為關切的莫過于后三者。盡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慢慢開始解決,但各地區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依然極大地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車決策。

政府推廣新能源汽車項目,國家倡導發展新能源汽車,一方面是出于未來能源戰略層面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機提高國內汽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縮小與國際先進汽車工業水平的差距。而車企和投資者目的也十分簡單,就是為了搭乘政策的快車更好地逐利。但消費者不同,他們花錢購買產品、購買服務,為的是獲得更好的體驗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

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車是未來中國,乃至全世界汽車行業的一大趨勢。然而,作為一個新事物,它需要時間去推廣和培育,更準確而言應該是等待消費者去適應和接受。換句話說,不管是政府、車企或是投資者都不能操之過急,為了短暫的繁榮,而忽略了整體的協調、同步發展。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