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分析 > 新能源車“騙補”亂象叢生 政府重拳出擊意欲何為?

新能源車“騙補”亂象叢生 政府重拳出擊意欲何為?

來源: | 作者:admin | 分類:分析 | 時間:2016-09-24 | 瀏覽:6088
文章頂部
摘要:后續出臺的一系列完善政策和相應的處罰,也將為整治新能源行業環境催生發展新動力。誰會成為第一家“騙補”受罰的車企,整個新能源市場又能否迎來良性競爭的一天,我們拭目以待!

鋰電“達沃斯”論壇

近日,新能源車企“騙補”丑聞,無疑讓這個發展勢頭看似如火如荼的全新領域,蒙上了一層巨大的陰影。

1月21日,工信部、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通知,將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情況及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專項核查。財政部監督檢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檢查工作從2月1日正式啟動,至3月下旬結束。

據了解,此次檢查財政部將組織全國35個專員辦檢查北京、上海、江蘇等25個省市,覆蓋2013-2015年度獲得中央政補助資金支持的全部90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并將目標鎖定到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的企事業單位以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同時將針對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對省、市、縣三級提供的新能源補助資金也一并檢查。

我們認為,對于處于幼苗成長期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騙補”亂象可能只是開始,一系列的發展問題或將爆發。財政部重拳出擊,無疑是對新能源行業滋生出的種種“騙補”亂象及阻礙新能源發展的行為,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清洗以及障礙肅清。

從7萬輛假數據看“騙補”亂象

數據顯示,去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超過34萬輛,同比增長3.3倍;累計銷售逾33萬輛,同比增長3.4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46萬輛和24.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4.2倍和4.5倍。

另有數據顯示,2015年11月,新能源商用車單月產量超過全球其他國家之和,12月份新能源商用車產量再飆升兩倍至63525輛。然而,純電動商用車出現同比增長6倍的超常規增速讓人令人質疑。

什么讓“騙補”亂象愈演愈烈?利益誘惑!

早在2010年,為了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國開始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由于當時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在起步階段,國家給予的補貼顯然十分優厚。

據悉,過去幾年間,一輛新能源轎車最高能拿到12萬元的補貼,客車的最高補貼額度更是覆蓋了整車成本。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從各車型來看,新能源客車的問題相對較大,主要是因為相較于商用車和乘用車,政府對客車的補貼力度要大很多。由于補貼的存在,一些企業光做電動客車就能獲得豐厚的盈利。”

按照此前的補貼標準,以一輛6米純電動客車為例:單純按一輛車“左手出,右手進”計算,成本為32萬-50萬元,收益為60萬元,成本利潤率為20%-87.5%;如果按電池重復使用計算,就要刨掉20萬元左右的電池包成本,利潤率最高可達400%。這只是粗略的估計,實際利潤恐怕會更高。

因此,過去幾年間,一輛電動轎車賣出后最高能拿到12萬的補貼,新能源客車最高補貼額度更是覆蓋了車輛的全部成本。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