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的能源圈并不平靜。油價大戰、煤炭掙扎、核電回暖……每一個產業都在能源的舞臺上展現了自己獨特的身影。
進入2016,能源領域又將走出怎樣的一年?
油價:漲跌是爭論焦點07:54:46
國際油價在2015年多次考驗了油氣界的承受能力,而隨著2015年末集中“爆發”的伊朗制裁解除、美國解禁原油出口等一系列變化,2016年國際原油價格的走勢似乎更加撲朔迷離,業界的爭論也越發激烈。
看空的一方認為,2016年國際油價不僅將延續2015年的低迷,甚至還將繼續下滑。
路透社援引伊朗駐OPEC代表的推測稱,2016年油價將介于每桶35美元到50美元之間,并且未來4年內都不會超過60美元/桶。油價網分析人士科特·考伯則撰文稱,國際原油價格在2016年可能將跌至30美元/桶以下。更有甚者,StuartFrankel機構銷售主管史蒂夫·格拉索表示,不排除油價跌至20美元/桶的可能。
原油的生產情況仿佛也支持了悲觀的看法。除了OPEC成員國堅持不減產之外,國際能源署(IEA)和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統計還顯示,非OPEC產油國,如俄羅斯、巴西、挪威的原油產量均高于此前預期。
EIA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原油日產量增加了228萬桶,增幅為2.4%。大部分原油增量來自OPEC和美國,其余部分則來自巴西、加拿大、俄羅斯等國。EIA預計,2016年全球原油日產量還將增加25萬桶,增幅為0.3%。高盛則預計,2016年墨西哥灣、加拿大、阿根廷、巴西、俄羅斯和北海地區的石油產量都將增長。
有看空就有看多。俄羅斯石油巨頭盧克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阿列克佩羅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預計2016年原油價格將回升至每桶40美元至50美元,并將維持這一水平。大陸資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哈姆還強調,其發現需求正在增長,市場對該公司石油的需求同比增長了約3%。
另據路透社的調查,部分華爾街策略師也認為2016年油價有望上漲,因此應該購入能源股,甚至推薦了綜合性能源公司的股票。
最全面的當屬蘇格蘭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大宗商品策略全球負責人赫利·馬克羅夫特的預測,她列出了2016年WTI原油價格可能出現的三種情況:最樂觀的是原油供應量減少,油價均值回到60美元/桶;最糟糕的是伊朗、利比亞等國新的原油產出進入市場,進一步拉低油價;還有一種則是下半年國際油市進入供需平衡的狀態。
煤炭:“救贖”仍是關鍵
如果說全球對油價的看法仍有爭議,那么對煤炭產業的預測則是毫無意外的一致。多家機構和分析人士都表示,不看好2016年全球煤炭市場前景,煤炭產量和用量將繼續雙雙下降,產業發展也仍將烏云密布,如何救贖脫困仍是煤炭產業面臨的關鍵性問題。
著名評級機構穆迪旗下投資服務部門預計,2016年北美煤炭產業將延續2015年低迷的狀態,動力煤和煉焦煤價格短時間內都難有明顯起色。其中,受鋼鐵行業不景氣的拖累,美國和加拿大的煉焦煤生產商一年內恐怕都難以“翻身”;而美國的動力煤業則一方面要同廉價的天然氣競爭,另一方面還要面臨更為嚴格的環保監管帶來的壓力。
美國能源信息署公布數據稱,2016年美國煤炭產量將降至9億噸左右,為198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與供應側低迷“交相輝映”的是需求側的疲軟。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已經將其對美國2016年煤炭消費量的預期,從此前的7.68億噸下調至6.36億噸。
職業投資商VladimirZernov指出,相較于2015年,煤炭業的2016年同樣艱難,產業“恢復元氣”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市場恐怕需要足夠的耐心。油價網甚至還撰文“支招”煤炭業應該如何吸引新投資。
不過,每個領域都不乏“異類”。煤炭消費大國印度就在2015年末表示,2016年將大力提升國內煤炭產量,以滿足其發電需求。
LNG:潛力持續提升
能源咨詢機構道格拉斯-韋斯特伍德(DW)發布報告稱,由于對環保的日漸重視,未來數年內天然氣并不會步石油和煤炭的“后塵”,一路低迷,全球對天然氣的需求將是有增無減的。其中,尤以液化天然氣(LNG)最具發展潛力。
DW指出,近年來,全球LNG產業資本支出一直在不斷攀升。預計2016年、甚至直到2020年都將延續這一趨勢,全球LNG業的總資本支出將達到2410億美元。而隨著《巴黎氣候協定》的達成,未來LNG將在能源供應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未來數十年內,天然氣將在滿足世界能源需求方面,發揮越來越顯著的作用。LNG的長期潛力更是顯而易見。”DW報告總結,“在東非、北極等諸多偏遠地區,發展LNG項目都存在很大機會。”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