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多氟多、金龍銅管之后,河南當地的光伏企業新大新材也于近日宣布進軍鋰電池行業。
從產業角度來看,鋰電池已經成為企業新的“寵兒”。但在千軍萬馬殺入鋰電池行業的背后,行業是否會出現像前幾年光伏產業一樣的產能過剩局面呢?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似乎是大概率事件。
剛復牌 新大新材 就殺入鋰電池行業
11月9日,在停牌近一個月之后,河南省內光伏類上市企業新大新材攜定增計劃歸來。
在其一口氣公布的30個公告當中,除了將原來的既定重組計劃改為定向增發之外,尤為引人關注的,是其擬投資3.49億元自建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
根據公告,新大新材將使用公司自有資金投資建設年產10000噸鋰離子電池用炭石墨負極材料生產項目。項目擬以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為主要原料,生產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本項目總投資為3.49億元。預計該項目總投資收益率35.10%,投資回收期為3.80年。
新大新材成立于1997年,其主營業務為晶硅片切割刃料的生產和銷售。對于此次跨界進軍鋰電池細分行業的原因,新大新材表示,目前,公司碳化硅切割刃料正在被金剛線所代替,且公司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為了保證公司可持續發展,建設一條年產10000噸鋰離子電池用炭石墨負極材料的自動化生產線,將優化公司產品結構,增加公司的盈利點,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11月10日,新大新材董秘宋中學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既定規劃,該項目一期將于10個月后投產。
河南另兩家公司 早已涉足
事實上,從河南本地范圍來看,對鋰電池行業覬覦已久的除了新大新材,還有已經深入其中的多氟多和金龍銅管。
就在新大新材發布進軍鋰電池配套產業的第二天,多氟多對外發布了對多氟多新能源項目的增資公告。
多氟多新能源公司所生產產品正是年產3億Ah能量型動力鋰離子電池組。根據多氟多公告,在多氟多定增完成之后,公司將利用募投資金向多氟多新能源公司增資5.9億元,增資完成之后,多氟多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將達到7億元。
不光多氟多,上個月底剛剛曝出“委身下嫁”的金龍銅管,在其新的產業布局上,鋰電池也被放在了“新一極”的位置。
金龍銅管辦公室主任岳振庭此前在媒體刊文:“該集團2015年1~8月鋰電隔膜產量達6000余萬平方米,穩居國內第一的位置,成為金龍集團創新發展的又一‘極’。以此為基礎,該集團還進入了動力電池和鋰電車輛行業。”
全國30多家 上市公司押寶鋰電池
實際上,對鋰電池行業鐘愛有加的絕不只是河南企業,從全國范圍內來看,隨著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的增大,在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500萬輛的政策刺激下,極具潛力的市場讓動力電池行業的上下游為之瘋狂,而鋰電池行業正在成為新的“風口”。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今年1~6月,我國電池制造業主要產品中,鋰離子電池累計完成產量24.2億自然只,同比增長3.8%;6月份當月完成產量4.7億自然只,同比增長1.7%。全國規模以上電池制造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0.4%,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7.3%。其中,鋰離子電池制造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4%,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2.8%。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