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寶馬(中國)發布官方消息稱,純電動寶馬i3(不含増程型)在深圳獲批使用新能源車牌照,這意味著寶馬i3將享受單獨搖號的權利。寶馬i3并非首例,今年3月特斯拉已經首先獲得該地區新能源牌照;特斯拉、寶馬i3已經先后在上海獲得了免費牌照的資格。這一情況會不會在全國范圍內蔓延?這一舉措又會給國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帶來什么影響?對此,記者請教了相關業內人士,他們都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阻礙國產品牌高端路線
業內有觀點認為,進口電動汽車獲得國內一些城市的新能源汽車牌照,這有利于豐富國內產品市場,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吸引力,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這種說法不以為然,他表示,這種說法是非常不負責任的,這種做法僅有利于進口電動車在中國拓展市場,而對國內自主品牌的發展帶來極大障礙。
崔東樹解釋說,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車型,進口高端車型的進入會阻礙國內自主品牌汽車向中高端車型的發展。“一些城市試圖將進口中高端電動汽車作為城市名片來打造開放、包容的城市形象,根本不考慮國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現狀,這會對產業帶來極大的傷害。”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正處于市場培育階段,崔東樹補充道,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剛剛有所起色,對品牌影響力、性能都占優勢的進口電動汽車放開市場,無疑是把國內培育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拱手送給國外品牌。“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特有的地位,會對在此處推廣的新能源汽車起到廣告宣傳的效果,這一影響力應該更多用在自主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上,而不是進口電動汽車。”崔東樹說。
■分流自主品牌市場
不僅會阻礙國產品牌的高端路線,現行市場也會被進口汽車分流出去,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副總經理顏景輝表示,“在進口新能源汽車牌照放開前,購買力較強的客戶可選購的車型都是國產品牌或合資品牌,而今可選擇的范圍多了進口新能源汽車,這部分客戶很可能被分流出去。”
顏景輝認為,在新能源汽車發展起步階段應該給國產自主品牌車企多一些機會,“尤其現階段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積極性很高,在產業發展前期政府應該多給予一些保護,并創造機會推廣自主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進口品牌汽車更值得信賴的印象根深蒂固,進口電動汽車的進入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沖擊不言而喻。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新能源汽車發展階段是扭轉民眾對國產品牌‘質低價廉’的最佳時機,信任的培養需要機會和時間,進口新能源汽車的進入很有可能會切斷這一過程,使國產車失去扭轉觀念的機會。”
■高端進口車獲牌照或有失公平
進口電動車獲得新能源汽車牌照,除了對產業產生影響以外還有失公平。“購買進口電動汽車的消費者都具有較高的購買能力,因此他們大部分是把進口純電動汽車作為家庭或個人的第二輛車,這會擠占原本就很緊張的牌照資源。”崔東樹解釋說,“中國汽車千人保有量還很低,就是說在限購城市也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無車族,這是對大城市無車族購車機會的剝奪,有限的牌照資源應該更加公平地分配。”
記者之前對寶馬i3經銷人員的一次采訪,證實了崔東樹的說法。該人士告訴記者,他在和一些潛在消費者溝通時,將寶馬i3作為第二輛家庭用車的情況并不鮮見,“這些人大多為商人或者是熱衷于環保的人士,家里至少會有一輛燃油車,供長途出行使用。”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于初始快速發展階段,普通民眾剛剛開始認識、了解新能源汽車,國內眾多廠家也希望能夠在該領域有所建樹,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市場部負責人對記者說,“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時間尚短,正處于幼苗快速成長期,對進口電動汽車的牌照過早放開,可能會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因此,建議政府在實施新的政策時,能夠多考慮產業的發展階段,給予適度保護。”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