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上旬的一天,北京西五環內的一家長安馬自達4S店里,近70輛在官方新聞稿中定調為“持續熱銷中”的馬自達CX-5新車,停滿了整個4S店門口的停車廠,由于庫存新車實在太多,長安馬自達4S店不得不將對面同一投資人開設的長安福特4S店停車場占據一部分區域。
即便如此,年銷量不足15萬輛的長安馬自達,還算是中國汽車廠家中最為“任性”的代表。
就在大多數主流乘用車企業都忙著減產休假以應對車市增長“寒流”時,從長安馬自達董事會傳來的消息卻讓經銷商頗為驚詫——今年廠家把銷量目標逆勢上調了1.6萬輛,這相當于長馬全國近兩百家經銷商一個半月的新車交付量。盡管挑戰新目標有壓力,但長馬體量畢竟還小,所謂“船小好掉頭”。
而對于銷量規模已經跨過百萬輛門檻的汽車合資公司而言,比如北京現代,一旦市場節奏出現問題就只能效仿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官降計劃跟進啟動。
8月3日,北京現代啟動了過去八年來的第一次官方降價,針對兩款主力車型ix35和全新勝達的降價最高達三萬元。第二天,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劉智豐親自參加了北京現代2015年戰略新車全新途勝的試駕活動。這一次,中韓高層少見的沒有舉杯大喊“大賣”。因為在此時的北京現代順義工廠庫存區內,尚停滿了未發出去的ix35。
與此同時,“以性價比為最大優勢的韓系車都降價了”的消息瞬間成了車企“真的撐不下去了”的信號,也成為中國汽車行業陷入整體危機的又一力證。
和劉智豐一樣,幾乎所有的車企老總都沒有料到2015年的中國車市會“冷”得這么快。這場寒流甚至已經開始快速波及全球車市,進入7月,包括大眾、福特、日產、現代等在內的多家跨國車企紛紛下調全年銷量預期。而被認為逆勢增長的自主品牌同樣啟動自我預警。如果說一年前,車企們還在為調低銷量目標而找臨時性的借口的話,那么今年,誰先調低產銷目標則已經成為決定誰能最先恢復元氣的關鍵。
“現在這種情形是誰都沒有料到的,不光車企迷茫,包括很多專家、行業分析師都不知道該怎樣去分析和預測了。”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稱。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是過度擴張、長期以產定銷的必然結果,他希望車企能夠真正意識到這一點,重新建立由需求決定的產業鏈。“這是中國車市轉型的大時代,標志著買方市場正式形成。這個轉型過程會很痛苦,但是是大勢所趨。”
在痛苦中清醒
“有幾個點是我們沒有想到的”,8月4日,在內蒙古海拉爾一個蒙古包里,坐在媒體對面的劉智豐難以抑制地開始對當下糟糕的車市進行“吐槽”:“第一是預計到轎車市場會增速放緩,但沒有想到整個轎車市場會出現負增長;第二是沒有想到大眾通用會率先發動官降;第三沒有想到轎車的負增長中恰恰是低端轎車負增長會更嚴重。
這三個“沒想到”讓北京現代在今年二季度急轉直下。在劉智豐看來,這是不應該發生的,“北京現代對今年市場的嚴峻形勢有認真的思考,年初已經預計到市場不樂觀。”他表示,北京現代已經是所有企業里規劃目標最保守的廠家,從去年的112萬輛到今年的116萬輛,只提升不到3%。因此,就算車市再不景氣,借助ix25、第九代索納塔,以及全新途勝三款車,北京現代至少是能保住這3%的增幅的。
可他沒想到,車市不景氣到還沒等全新途勝上市,北京現代兩大主力SUV已經無法支撐其增長預期。今年上半年,北京現代銷售510229輛,同比下降了7.7%,僅占其全年總目標的43%。在廠商銷量排行榜中的位置也由去年同期的第五下滑至第六名。韓國現代汽車近日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務報告稱,由于中國及其它市場表現不佳,該公司利潤遭遇了24%的大幅下滑。
對于此次官方降價,劉智豐給出的解釋是為了給下個月上市的全新途勝騰出空間,但坦言直接的壓力來自與競品的價格“碾壓”。轎車市場的增長乏力導致唯一高增長的SUV領域競爭愈加慘烈,廣豐漢蘭達、長安福特銳界等競爭車型的低價上市迫使北京現代不得不降價迎戰。
事實上,在位列前十的合資車企中只有四家上半年銷量實現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全年銷量增長預期從7%下調至3%后,怎么安然度過這場中國汽車市場的大調整期讓眾多車企老總夜不能寐。“除非國家出臺刺激汽車增長的政策,否則今年整個汽車市場很難達到往年一樣的大增長。”劉智豐稱,降價、調整月度銷量目標、取消新舊車型兩代同堂的做法,都是為了適應這場猝不及防的中國車市大調整。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