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日召開的第176期全國汽車信息發布會上,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8月車企紛紛在淡季大幅減產以減少庫存。同時,在經濟下行、股市干擾的情況下,8月份乘用車國內銷量出現了難得的探底回升。
9月15日,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召開了第176期全國汽車信息發布會,全國乘用車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會上介紹了8月份乘用車市場的產銷情況。
“8月企業做的最關鍵的事情就是把生產降下來了”,崔東樹認為,廠家早已經意識到生產是為市場服務的,因此在淡季大幅減產以減少庫存。同時,在經濟下行、股市干擾的情況下,8月份乘用車國內銷量出現了難得的探底回升。
產量下降 銷量回暖
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共生產狹義乘用車130.5萬輛,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較上月上升了5.3%。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38.2萬輛,較上月上升了11.3%,較上年同期上升了2.7%;乘用車批發量為136.7萬輛,較上月上升13.3%,同比下降1.2%。
今年實體經濟下行的壓力與股市的消費擠壓,共同推動車市增速的加速下行探底過程。不過,從今年5~8月的國內車市零售來看,增速呈現探底企穩的態勢。“近幾個月乘用車市場零售從5月的5%、6~7月的均為-1%,終于8月如我們預期的出現企穩轉正,回升到2%”,崔東樹表示,8月是秋季開學前的購車高峰期,因此歷年8月的車市零售都是環比增長較好的。
除了銷量回暖,8月乘用車市場更應關注產量的下降。崔東樹指出,由于前幾個月終端需求下滑較快,經銷商經營壓力劇增,廠家自6月以來持續努力調低生產計劃,形成歷年罕見的淡季大減產。
近期很多整車企業夏季減產休假,而且休假比歷年稍多,這也引發了媒體關注。在崔東樹看來,國內車市需求有明顯的季節性,這是因為目前中國車市仍是首次購車群體為主,首購群體的購買季節性波動明顯。夏季的普通百姓購車需求較淡,中低端市場銷量較低,這時廠家就應該減產休假。“前期部分廠家奉行以產定銷,淡季不休假,夏季生產的車型變成廠商庫存,導致經銷商淡季庫存零售比偏高”,他指出,目前國內的資金利息成本遠比國外貴,且經銷商貸款難,因此庫存資金占壓成為經銷商最大的風險和利潤痛點,廠家不得不淡季強力減產減庫存。整車廠應該意識到,產能是為市場服務的,中國私車需求相對成熟市場有更大波動。
崔東樹指出,在外部劇烈變化的環境中,很多車企采取“促零售、降庫存”的措施,導致零售量高于國內批發4萬輛,批發高于生產8萬輛的全面降庫存減壓的特色。此外,天津港爆炸事故帶來的生產和進口及倉儲環節的受損較大,影響廠家生產批發銷量近3萬臺,這進一步加大了減庫存的力度。
SUV依然火爆 自主與日系表現好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在狹義乘用車各細分市場的銷量中,SUV的表現依然突出。8月共銷售SUV45.8萬輛,同比增長54.6%,較上月增長14.2%。而MPV的銷量在8月出現同比下滑,8月共銷售12.97萬輛,較上年同期下降了7.3%,較上月增加20%;轎車銷量持續下降,8月銷售轎車79.41萬輛,同比下降12.7%,環比增加8.5%。
崔東樹認為,SUV的熱銷還將繼續,一方面因為SUV現在的銷量與整體汽車銷量相比還只是滄海一粟,有上升空間;另一方面,MPV高端產品的缺乏,使得一部分消費者被分流到SUV,其中上汽通用五菱的產品消費升級最為明顯。不過,他也指出,雖然今年8月車市A0級SUV的結構性走強仍在延續,但近兩個月的上市新車沒有帶來足夠新增量,因此8月的車市增長是缺乏熱點的自然增長;二胎政策放開后,對7座SUV的需求并未被激發,車市近期缺乏新的熱點。
為提升零售,部分品牌強力降價并調整產品競爭定位、終端促銷也是幅度加大,推動車市負增長調整期的市場相對平穩度過,其中8月日系零售同比增長14%,自主品牌同比增長12%,都表現較突出。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