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新聞 > 光伏電站“賣碳”須趁早 CEER存過量風險

光伏電站“賣碳”須趁早 CEER存過量風險

來源: | 作者:admin | 分類:新聞 | 時間:2016-09-24 | 瀏覽:5741
文章頂部
摘要:可能有人疑惑,光伏發電又不排放二氧化碳,光伏電站怎么能賣碳呢?我國碳配額制度下,企業實際排放量超出分配總量時,超出部分需購買;實際排放量少于分配總量時,結余部分可出售。碳配額屬強制減排,而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可作為其抵消機制。

光伏電站“賣碳”須趁早 CEER存過量風險

  “賣碳”,賣的是碳排放權。一買一賣,就構成了碳交易。

  眼下,國內的碳交易雖然仍處于試點階段,但火熱的行情并不因入秋而稍冷。

  當光伏電站遇上碳交易,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8月24日,在上海第十屆亞洲太陽能光伏創新與合作論壇上,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相關人士。

  光伏電站賣碳可獲得額外收益

  可能有人疑惑,光伏發電又不排放二氧化碳,光伏電站怎么能賣碳呢?我國碳配額制度下,企業實際排放量超出分配總量時,超出部分需購買;實際排放量少于分配總量時,結余部分可出售。碳配額屬強制減排,而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可作為其抵消機制。

  據了解,可再生能源發電、植樹造林、農業、建筑、交通運輸等多個專業領域,都可以開發CCER項目。不同領域的不同項目,對應有不同的方法學。

  “方法學,是指用于確定項目基準線、論證額外性、計算減排量、制定監測計劃等的方法指南。”參加論壇的北京永日景蘭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樂昶告訴記者,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公布了181個備案的CCER方法學。

  按照對應的方法學,一座光伏電站的發電量可以折算成自愿減排量。業主如果想把它開發成CCER項目,那么需要走完項目文件設計、審定、備案、實施與監測、減排量核查與核證、減排量簽發6個流程。隨后,該項目便可赴碳市場參與交易,由碳配額不夠用的單位購買。

  據吳樂昶介紹,按照目前CCER的市場價格,每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年均收益約為2萬元左右。

  去年9月出臺的《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落實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明確提出要鼓勵光伏項目參與碳交易。“企業通過賣碳獲取額外收入,可以降低項目開發成本。收益率雖提升有限,仍將會對光伏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吳樂昶表示。

  歐洲碳市場低迷中國碳市場前景樂觀

  光伏電站參與碳交易,于己、于人、于環境都是一件好事,但由于知道CCER的人不多,且歐洲碳市場低迷帶來消極影響,國內的光伏CCER項目可說是稀少。

  記者在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查詢到,截至9月8日,全國已獲備案的178個CCER項目中,光伏項目僅有15個,占比8.4%,其他項目大部分都是風電、水電。對比之下,光伏明顯落于人后。

  “有些企業擔心,國內碳交易可能會重現歐洲的情況。”吳樂昶告訴記者,“但我認為,幾率不大。我個人對國內碳市場持一種適當樂觀或謹慎樂觀的態度。”據了解,1997年簽訂的 《京都議定書》,引入了清潔發展機制(即CDM,類似CCER)。從2005年開始,國內很多可再生能源企業都嘗到了CDM的甜頭。“一家央企靠開發風電CDM項目,獲得了20億元人民幣的巨額收益。”吳樂昶說。

  不過,“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不可能天天都有。2008年以后,歐洲碳市場受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影響,碳價已從20歐元跌到了不到1歐元。歐盟還宣布,2012年12月31日以后在聯合國注冊的CDM項目所產生的碳減排指標,他們不再購買。

  “國內的碳價,應該不會像歐洲那樣,沖高后迅速暴跌,因為歐洲的局面與中國完全不同。”吳樂昶判斷。

  原因之一,是中歐大環境不同。歐洲經濟增長緩慢,碳排放量已經過了峰值(見右上圖)。中國近兩年經濟增速雖也放緩,但仍能達到7%左右,遠遠高于歐洲。

  根據去年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的碳排放量在2030年左右才會達到峰值。“這就意味著,國內碳市場至少還有15年以上的發展良機。”吳樂昶稱。

  原因之二,是中歐體制有別。“歐盟要改變碳市場低迷現狀推行救市計劃,就必須經過歐盟議會批準。但歐盟議會有不少代表工業界利益的議員,他們肯定會阻撓救市計劃。救市計劃就算能通過,力度也不會大。”吳樂昶表示,“中國卻不一樣,政府具有非常強大的調控能力,只要政府想促進碳市場發展,就一定會有成果。”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