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福建省國土資源廳下達全省2015年度稀土礦和鎢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要求各地加強控制指標管理,嚴查超指標生產、將開采配額指標轉讓給他人等違法違規行為。今年福建全省離子型稀土氧化物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2000噸;鎢精礦(65%)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2900噸,其中主采2500噸、綜合利用400噸。
其實,福建省是按照國土資源部要求作出這一部署的。國土資源部5月14日發布消息稱,2015年度稀土礦、鎢礦全國和分省(區)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已下達。其中,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10.5萬噸,鎢精礦(三氧化鎢含量65%)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9.13萬噸。
為促進稀土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按國土資源部要求,對列入稀土集團并已整合重組完成的,指標在省(區)總量指標中單列,由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單列數下達給稀土開采企業;未進入集團或整合重組未完成的,繼續由省(區)分配。該部將對各地分解下達開采總量控制指標情況、落實月度和季度報告制度情況進行檢查,適時組織開展指標執行情況核查。
作為《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中確定的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我國稀土礦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是重要的優勢礦產。但國際礦產品需求始終未能復蘇,使得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始終未能取得上述礦產的價格話語權。
在我國稀土市場好的時候,國內一些小型礦山就亂開采,直接影響了國家的調配。另外,在出口方面,由于小型礦山不規范的開采,非正常渠道出口的稀土達到了整個出口量的1/3?,F在,國家實施開采總量控制后,將從源頭上就制止了非正常開采現象,對我國上下游的產業鏈發展以及我國稀土價格將起到平穩的作用。
以前我國總是將稀土賣了“白菜價”,歐盟、美國、日本在進口我國的稀土后進行精加工,再以幾百倍甚至數千倍的價格出售,這對于我國的稀土業發展是不利的,我國對稀土開采進行總量控制勢在必行。
此次國家在宏觀層面對稀土進行開采總量控制,無論是上游、中游還是下游的公司都將受控,未來稀土業的附加值肯定會獲得提升。
我國對稀土實行開采總量控制是一種戰略考慮。畢竟是稀缺資源,且其在高精尖科技和國際方面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戰略儲存對我國未來發展有極其長遠影響。對稀土資源實施總量控制,直接目的是防止過度開采、盲目競爭,促進對優勢礦產資源的有效保護、科學利用。
當然,對稀土開采和生產的調控,最根本的是抓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的執行。各省區稀土主管部門要在落實中加大執行力,要有鐵腕,更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管控的長效機制。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