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車 能否助力黃標車淘汰加速?" alt="補貼+新能源車 能否助力黃標車淘汰加速?" width="600" height=""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近日,各地黃標車限行規定頻出,引起了行業內熱烈的討論,而從中央到各級地方政府不斷出臺的提前淘汰補貼政策更是引爆了黃標車的概念,使得黃標車淘汰更新集萬眾目光于一身。
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規定,要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國范圍的黃標車。
在更新黃標車的過程中,最讓廣大車主和運營單位關注的就是淘汰黃標車所付出的代價了。現實中,在缺少補貼政策或者補貼額度不足以彌補其損失的情況下,黃標車車主和運營單位對提前淘汰黃標車的積極性并不高。在國內尚存在巨大黃標車保有量的情況下,如何妥善處理好黃標車車主和運營單位的現實利益,對于黃標車淘汰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
客車作為大宗消費品,其采購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在其營運期未結束的情況下提前淘汰,怎么做才能讓車主們降低換購成本,從而調動其在淘汰黃標車專項工作中的積極性呢?
申領補貼降低更新成本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來促進黃標車更新,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補貼政策。
參照國家經貿委等部委發布的《汽車報廢標準》(國經委經〔1997〕456號)的規定,全國各省市也大都制定了各自的提前淘汰補貼政策,以調動黃標車主的積極性。
據了解,提前淘汰黃標車的車主,在相關補貼政策實施期間,按照所在城市的補貼政策提交相關申請,在獲得審批后便可領到補貼資金。同時,一些城市還制定了越早更新,補貼資金越高的政策,所以及時申領補貼資金可以讓黃標車獲得更多的補貼,從而更大限度的降低黃標車更新成本。
換購好車降低運營成本
除了巧用國家補貼政策來降低更新成本之外,通過換購好車來降低整體運營成本,同樣不失為明智之舉。
客車的采購費用并非車輛運營的總成本,其總成本還應包括后期的人員管理、燃料、維修保養等其他成本,科學的車輛運營成本應基于全生命周期進行考量。
而國家強力促進淘汰的黃標車,因為排放技術落后,不僅廢氣污染嚴重,車輛油耗相對于“綠標車”、清潔能源客車等也高,隨之帶來的必然是燃料費用的增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通過采購宇通等大品牌車企的先進客車產品,以更低的燃料費用和維保費用進行彌補,可以最大限度的抵消車主因提前淘汰黃標車所帶來的購車成本損失。以排放更加清潔的宇通燃氣客車為例,其燃氣產品齊全,涵蓋6~18米,包含客運、旅游、團體、公交等產品,通過采用車身整體輕量化技術、發動機熱管理系統技術、一體化冷卻技術單元等,有效降低產品能耗,加之更低的燃料價格,在運營周期內可大大節約運營企業的燃料成本。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