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日,霧霾話題開年第一次推漲新能源汽車股票。隨后全國兩會期間的3月5日,國家高層多次提到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當天,第二波上漲潮席卷新能源汽車股,萬向錢潮、德賽電池、佛塑科技等多股領漲,比亞迪漲停。
“雖然汽車尾氣是否是霧霾的主要源頭,還有很多爭論。但通過新能源汽車推廣,取代傳統燃油車,逐步減少汽車尾氣治理大氣,已經成為政府施政共識。”比亞迪內部人士稱。
政府在霧霾的巨大壓力下,頻繁推出扶持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成為新能源概念股被爆炒的噱頭。電池、新能源概念股受到追捧,但有些電池企業并不擁有核心技術,比如萬向錢潮甚至與新能源汽車沒有直接關系,很多股票在爆炒中淪為“妖股”。
業內更關注的是,政府去年推出新能源汽車新一輪購車補貼、號牌免費、購置稅減免、充電設施建設改革等措施后,國家政策還能在哪些層面進行扶持?
“去年的新能源汽車政策,主要集中在市場推廣領域,基本上能想到的辦法,都已經發布或已經形成意向,并會逐步落實形成政策體系。接下來可能突破的領域是技術層面,對產業鏈條進行扶持,這也是近年最欠缺的。”一位研究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專家3月6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
電池技術要補課
新能源汽車推廣已達六年,扶持政策也形成了體系,但在科技創新等領域,相關的支持并不多,也很少被外界重視。作為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王秉剛對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空心化很擔心,提醒相關部門要重視。
新能源汽車業內共識是,國內新能源車企在電池、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上,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動力電池技術,以及混合動力系統,國內除了比亞迪有外,很多車企不但沒有生產線,而且量產不出車型。”王秉剛說。
我國動力電池以磷酸鐵鋰為主,但電池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據中國汽車技術中心相關人士提供的數據,國內大部分采用磷酸鐵鋰電池的純電動車,電池容量等參數差距很大。比如康迪4座電動車電池容量只有21.12度電、江淮iEV4為19.2度電、北汽E150EV為23度電,而比亞迪e6可以達到60度電。
“國內動力電池生產目前仍以小型生產線為主,很多生產水平較低,一致性很難保證。一項技術落后,未來可能拖累整個產業發展。電池等核心技術部件,有能力的競爭對手也不會提供給你,所以盡管系能源汽車搞得火熱,但危機很多。”北京一家小型電池公司內部人士稱。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