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5日舉行的北京國際儲能大會上獲悉,目前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工信部等多部門已開始醞釀儲能領域的多項政策,助力清潔能源發展。
政府的政策引導是行業加速創新能力、優化產業布局重要的背后推手。“盡管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系統中占比不高,但國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下一步將就儲能創新的研發和產業化給予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進一步的技術突破、發展和引領需要與儲能技術創新相結合。”25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高虎在會上作出上述表態。
國內能源領域權威人士指出,高虎的一席話點明了當前新能源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位置,可以說新能源發展未來將成為國民經濟中的主要支柱,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
但高虎特別強調一點:扶持政策將重點針對產業創新,而不是針對應用端。對此,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贊同:“前幾年,風能、光伏發電對應用端一些不合理的補貼最終造成產能過剩。在儲能技術尚未分出高下之時,沒有必要大興補貼。”
“政策是把雙刃劍,在沒有明確技術路線之前給予支持,可能支持的方向是錯的,高主任所言的政策重點在于支持創新,符合行業現狀。”中國科學院電工所儲能研究組組長陳永翀在會后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對政策模糊邊界表示認同。在他看來,支持創新應是未來政策的著力點,而不是外行指導內行地去指點江山。
A股市場上,風電、光伏、電池、新能源汽車等相關行業將受益,重點關注:橫店東磁、中環股份、億晶光電等光伏發電概念股;金風科技、華銳風電等風力發電概念股;中炬高新、南洋科技、佛山照明江蘇國泰等電池制造股。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