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兩條消息讓王雁很糾結。
3月20日,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公告稱,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無法歸還到期債務,依法裁定破產重整--曾經的“光伏巨人”如今竟命懸一線。
4月中旬,“第二屆(2013)中國光伏發電投資與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論壇”將在北京舉辦。
“光伏發電原本是新興產業,有很高的投資價值,但這個產業現在陷入了產能嚴重過剩的困境中,從廣受追捧到不被看好,只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發生了翻來覆去的變化!”王雁是成都優方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尋找優質、有潛力的投資項目是他的主要工作。
新能源是國務院確定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太陽能光伏是被寄予厚望的一種新能源,曾頗為PE/VC等投行青睞。
同樣,王雁也對光伏產業抱有過極高的期望,但兩年前那次“死里逃生”的經歷,讓他至今仍心有余悸。
“全國就它最'熱'”
國際投資家吉姆·羅杰斯有一句名言:“投資中國股市,要跟著中國政府走。他們做哪些行業,我就跟著他們走?!钡拇_,“政策市”一直是中國投資界的鮮明特色。
2006年1月1日,中國正式實施《可再生能源法》,該法確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包括中長期總量目標與發展規劃,鼓勵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和技術開發,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網,優惠上網電價和全社會分攤費用,設立可再生能源財政專項資金等。
當年,“中國光伏第一人”施正榮乘光伏大牛市東風,憑尚德控股(STP.NYSE)上市,坐擁150億元財富,一舉成為“新財富500富人榜”首富,2008年其財富數繼續飆升至348.2億元。
之后,光伏太陽能等新能源又被列為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行列。國務院發文明確表示,將從財稅金融等方面出臺一攬子政策扶持光伏產業。
“一夜暴富的神話,加之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讓許多人都相信光伏是未來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行業之一?!蓖跹闱逦赜浀?,那時全國各地特別是四川、甘肅、貴州等西部地區“一哄而上”,將光伏太陽能列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首選產業。
到2011年,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均把光伏產業列為優先扶持發展的新興產業;600個城市中,有300個發展光伏太陽能產業,100多個建設了光伏產業基地……
“那家伙,那場面,那是相當壯觀!”當時業界很多朋友都用宋丹丹的小品臺詞開玩笑。2006年5月,王雁的目光也被成都一家新能源科技公司(暫稱為“A公司”)吸引住了。
A公司擬生產風光能LED路燈,稱其“長期致力于新能源產品系列的研發、生產和拓展,各項技術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可廣泛用于“學校、商店、醫院、辦公室、廣場、社區、城鄉街道路燈、家庭或流動帳篷等用電”。
最讓王雁動心的,還是這家公司的商業計劃書:這是一項產值達數十億元的新能源綜合項目;目前已確定的業務訂單達1.5億元,可能性訂單已達到4億元;第一年的投產利潤可達到6000萬元以上,項目第5年,包括其他產業預計公司綜合上市市值在200億元以上。
如此誘惑的投資回報,讓王雁坐不住了,他帶著公司骨干上門到A公司考察,“當時很有投資意向,因為全國就它最'熱'?!?
“有驚無險,躲過一劫”
王雁與同事算了一筆賬:第一期若投資5000萬元,主要用于生產、研發升級和風光能LED路燈的部分周轉資金,預計在2011年可實現3億元的銷售收入;計劃在2012年能進入量產,銷售收入可達10億元;到2015年,力爭實現風光互補LED智能化路燈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有錢賺,且利潤相當可觀,還是國家扶持的戰略新興產業,王雁當即與對方敲定了一套融資方案:通過債務融資、債轉股融資、直接權益融資的方法可解決前期5000萬元融資計劃。未來,國家立項、中央財政補貼、政府科技補貼、知識產權的授權使用、銀行項目貸款、金融租賃貸款以及節能基金和信托的建立將成為營運的重要手段。
一切順利。眼看就要簽合同了,一個意外打亂了整個投資計劃。當時王雁找到的出資方愿意對這個項目投資2億元,不過出資方提出要控股A公司,而A公司死活不同意,“最后我們只能放棄簽約?!?
煮熟的鴨子飛了,這讓王雁非常沮喪。但也正是這次意外,卻“意外”地讓王雁躲過一劫。
受美國金融危機、歐債危機影響,歐洲各國及美國紛紛削減光伏補貼,原本占據世界光伏裝機70%以上的歐洲市場需求瞬間大幅下降,市場的急劇動蕩令光伏企業始料未及。更讓人焦慮的是,中國光伏產品90%以上出口到國外,國內需求非常少。
2011年11月8日,美國商務部正式決定,立案發起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2012年9月,中國光伏產業最重要的產品銷售區域--歐盟委員會也發布公告,稱要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
歐美國家發起的“雙反”調查,如同突降一場暴雪,將中國光伏產業迅速卷入寒冬。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光伏產量在7-8GW,目前產能估計在15-20GW,相當于全世界的消費總需求。反觀中國光伏的產能,已經達到每年1500萬千瓦,是國內市場目前年需求的30倍。
內需不足,外需大幅萎縮,光伏產能嚴重過剩,內憂外困的中國光伏企業飽受市場之苦。2007年,多晶硅價格持續上漲,超過300美元/公斤,到2011年底卻跌破25美元/公斤。
近幾年,中國光伏產業如同坐了一把過山車。回想兩年前差點在光伏公司“砸盤”的經歷,王雁不禁感慨道:“真是有驚無險,躲過一劫?!?
誰在“裸泳”
光伏本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為什么幾年之間會成為業界談之色變的“夕陽產業”?
投資A公司“失敗”后,王雁召集公司高層總結經驗教訓,討論光伏產業是否還值得投資?是光伏產業本身沒有前途,還是什么環節出了問題?
“光伏產業并不是沒有前途,而是國內很多公司沒有掌握該產業的核心技術?!蓖跹阏J為,隨著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日漸稀缺,發展新能源是大勢所趨,包括美國、德國、日本等多個國家都在研發風能、核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但當前國內未能掌握其核心技術,產品也就沒有核心競爭力。
光伏產品的最終用途是發電。但由于目前光伏發電的技術難關尚未攻破,成本較高,在國內尚不能普及,其發電成本約為同是可再生能源的水電的4倍、風電的2倍。因此,國內光伏企業的產品絕大部分要靠出口消化。
另一位來自成都的企業家--成都中光阿波羅太陽能有限公司總經理潘錦功則分析得更直接:以光伏原材料為例,雖然國內有很多硅系列的光伏廠商,但實際上最核心的技術必須靠進口,國內主要負責組裝。這跟電腦是一樣的,芯片、主板、硬盤等核心技術國內沒有掌握,主要靠進口,國內廠商只是把進口材料組裝起來。如此,國內所生產的硅系列產品在成本上并不占優。
“只有退潮時才能看到誰在'裸泳'?!?007年,潘錦功還在美國留學時就已注意到,在中國政府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背景下,國內各地不管有沒有相關技術都一窩蜂地上馬光伏項目,成本沒有優勢也不擔心,因為政府會補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市場需求萎縮,硅材料價格持續下跌,國內廠商本來就靠進口買材料生產,等組裝后出口到國外就必然沒競爭力。
產品賣不動,產能卻在持續擴張,很快就造成光伏產能嚴重過剩的尷尬境地。
“有形的手”該怎么揮動
“這也是地方政府推波助瀾所釀成的一杯苦酒?!敝袊稍偕茉磳W會副理事長孟憲淦一針見血地指出,有的城市根本不具備基礎,沒有條件,沒有產業配套,完全不顧實際情況。
業內都知道國內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為什么光伏企業還會在全國遍地開花?王雁認為,“光伏寒冬”的背后,除投資者逐利心態外,更有一些地方政府政績心態作祟。
眾所周知,光伏太陽能是新能源產業,還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概念,可作為地方政府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樣板。更重要的是,光伏產業需要較高的初期投入,且一旦資金到位產能可迅速擴張,這很符合地方政府投資拉動型經濟模式的胃口。
光伏產業的問題也引起國家領導高度關注。去年底,國務院召開常務會研究確定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包括善加利用市場“倒逼機制”,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等五大措施,會議尤其強調“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減少政府干預,禁止地方保護”。
“其實,從整體上看,中國西部地區并沒有做光伏產業的優勢?!蓖跹愦蜷_一幅中國地圖說,光伏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在當前未能掌握核心技術和材料的前提下,一方面需要集中高端科研設備和人才攻克技術難關,不斷降低發電成本;另一方面因發電成本相對較高,需要政府大量給予補貼以支持企業不斷創新,這兩大因素影響著光伏產業的發展,即可能不太適合經濟不發達的中西部地區,而應選擇資本、技術更有優勢的東部地區,“若要硬來,結果可能會違背初衷?!?
各級政府的過度“催熟”,導致光伏業在各地瘋長。不過,正如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人亞當·斯密所說,市場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發揮作用。王雁投資“失敗”的A公司在成都的項目最后也由于各種原因擱淺了,后來A公司將技術賣給東部地區一家企業,“目前進展還算順利”。
急功近利的產業趕超
王雁所說的這種現象,在經濟學界被稱為“比較優勢理論”,即如果一個地方勞動力相對多,資本相對少,則應發展勞動力相對密集的產業,反之則應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
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在其著作《從西潮到東風》中還專門提出“發展經濟學3.0”理論,建議重點關注發展中國家現在擁有什么(也就是它們的要素稟賦),以及在這些要素稟賦上能做好什么(也就是比較優勢),從而讓它們可以快速啟動結構性變化的進程。
當前,國內外經濟格局正在進行深刻調整,在國外需求萎縮及我國擴內需戰略的雙重影響下,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轉移,中西部地區該承接怎樣的產業,按照比較優勢的理論,各地區首先應找到當地最優的資源稟賦。
“有些地方盲目發展光伏產業,我認為是急功近利的產業趕超?!痹谕跹憧磥恚啾葨|部沿海地區,我國西部屬欠發達地區,資本、技術、高端人才相對欠缺,但勞動力、土地、自然資源等要素相對較豐富,依據比較優勢理論可發展基于勞動密集型、土地依賴型的產業,如現代農業、養殖、養生旅游、文化、物流、水電等。
“當然,西部地區也不是不能發展光伏產業。”對于比較優勢,潘錦功也提出,如果專注于高端技術研發等產業,在東部地區比較合適。但若是對某一項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產品設廠投產,可能中西部地區更合適些。等西部地區資本、勞動力技術等稟賦逐漸提升后,就會形成新的比較優勢,隨之可以發展更高級別的產業。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