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對鋰電池行業基本情況進行調查,以摸清我國鋰電池行業現狀,為制定鋰電池的安全標準和生產企業的安全準入提供依據。
“隨著鋰電池在便攜式電子產品和通訊工具中的廣泛應用,以及逐步應用于動力性電源和儲能等領域,其安全性問題始終是鋰電池行業發展的瓶頸。”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生產司司長吳風表示。據了解,此次調查的范圍包括從事鋰電池及鋰電池原材料生產的所有企業。
安全準入眾望所歸
“盡快制定出臺鋰電池的安全標準和生產企業的安全準入是眾望所歸?!鼻罢爱a業研究院新能源研究員郭雪麗介紹說,近年來,由鋰電池引發的火災甚至爆炸事故時有發生,鋰電池的安全問題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尤其2012年在深圳發生的純電動出租車“5.26”重大碰撞起火事故引起了各方對鋰電池安全的質疑。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針對鋰電池安全工作進行了專門部署,要求做好鋰電池的安全標準和生產企業的安全準入等工作,加強管理和準入,從源頭控制鋰電池安全隱患,提升鋰電產品安全性,推動下游需求擴張。此次進行摸底調查并出臺行業安全準入條件,意味著工業和信息化部對鋰電池行業發展的調控再加碼。
據百川資訊分析師劉磊介紹,鋰電池的生產原料有很多種,常用的有磷酸鐵鋰、鎳鈷錳氧化物三元材料、鈷酸鋰等,采用的原料不同,生產出的產品安全性能和動力性能也會有差異,相應地,所適用的范圍也應有所不同。比如,采用磷酸鐵鋰生產的產品安全性能較好,但是動力性能較差;采用鎳鈷錳氧化物三元材料生產的產品動力性能非常好,但是成本相對較高,穩定性較差;而采用鈷酸鋰生產的產品穩定性較前兩者都差,如果將其用在車用鋰電池的生產方面,產品安全性能將無法保證。他認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此次調查,一是為摸清整個鋰電池行業的產能情況,二是探究各個企業所采用的原料以及產品應用情況,把握目前整個鋰電池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分層次分領域制定不同的安全標準。
羅蘭貝格汽車行業執行總監張君毅表示,此次工業和信息化部調查以后,對于鋰電池安全生產規范和產品的穩定性將提出明確要求,以保證產品質量,為人們的安全提供保障。對于鋰電池行業來講,“安全準入條件的制定將促使鋰電池行業規范發展,使消費者對鋰電池更有信心”。
對于張君毅的觀點,劉磊表示贊同。他稱,我國鋰電池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但前提是必須保證產品的安全性能,“2012年深圳‘5.26’事故的發生雖然與鋰電池無關,但也是對鋰電池行業的一次警示,鋰電池的安全問題需要業內特別關注。”
推動產業結構優化
郭雪麗表示:“如果鋰電池行業安全準入條件制定完成并執行的話,一方面有望淘汰部分中小企業的落后產能,有利于具有規模、技術優勢的行業龍頭企業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有望緩解鋰電池行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困局。”
“目前我國生產鋰電池的企業大概有100-110家左右,而在2008年,我國的鋰電池生產企業只有10家左右。在短短4年時間里增加了90多家企業,這對于技術要求較高的鋰電池行業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劉磊表示。
事實上,據張君毅介紹,自我國2008年提出大力發展環保產業以后,國內很多個人或者公司紛紛開始投資鋰電池,而由于鋰電池的生產技術要求較高,鮮有企業真正掌握鋰電池生產技術,造成鋰電池行業高端產品稀少,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的局面,大部分企業陷入虧損境地。鋰電池行業亟待整合。
“雖然我國鋰電池行業目前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但產業化水平并不高。工業和信息化部此次調查是對鋰電池行業的一次梳理,其實也是想把一部分鋰電池不合規的產能通過產業安全性和規范性的法規進行梳理,以優化產業結構,讓資源更集中。因為如果產業規模不能擴大、集中度不能提高的話,企業的生存就面臨一定困難?!睆埦惚硎?,這對鋰電池行業規范發展和優勢企業優中選優是一個好的信號,只有鋰電池產業形成規模,加強產業集中度,才能夠提升企業的規范性和技術水平,并進一步降低成本。行業安全準入條件的制定與實施,必然會淘汰一些低產能企業,行業巨頭企業的優勢將更加明顯,進而通過行業整合可以將行業巨頭的優勢凝聚起來,在國內形成影響,為企業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提供幫助。“我國鋰電池行業是需要進一步規范和推動的,因為我國在鋰電池的原始研究和開發方面落后于日韓等國家,如果不進行調整,并形成核心企業的話,未來會出現產業空心化”。
加快研發水平提升
業內人士認為,在優化產業結構的基礎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此舉還將提升整個鋰電池行業的研發水平。
劉磊表示:“目前動力鋰電池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虧損的占大多數,盈利或保本的基本是鳳毛麟角?!睂Υ耍袠I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等下游產業需求不足是影響鋰電池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而鋰電池本身的產品性能與價格因素是造成下游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以汽車為例,鋰電池占電動汽車整車成本的25%-40%。雖然國產鋰電池價格相對低廉,但性能并不穩定,其中大多數不能用于高速電動車,而國際上動力鋰電池的價格已經下降,因此國內一線汽車企業大多選擇或優先考慮國際電池供應商的產品。
“我國在鋰電池領域缺乏相應的技術支持,很多產品靠引進國外技術。但是在引進的技術中,大部分屬國外中低端技術,高端技術很難被引進,而中國自身又缺乏鋰電池高端性能的研究?!眲⒗谶M一步解釋稱,鋰電池行業需要長期高投入才能取得回報,因此很多企業在投入方面十分“謹慎”,這樣企業在研發方面就不能保持良好的延續性,以致大部分產品的穩定性有所欠缺,從而影響下游需求的增長。另外,在日本、韓國,由于產業集中度較高且已形成核心企業,因此他們的資金實力較為雄厚,可以支持其一直保持研發狀態;而我國的鋰電池企業及資金分布相對分散,研發力度不夠,而且企業之間沒有技術分享。零散投資的研發抵不過資金較為集中的研發,因此,我國在這一領域一直落后于日韓等國家?!皽嗜霔l件的制定和實施可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優勢資源集聚,有望改變這一種現狀。”
另外,記者從科技部獲悉,今后我國將繼續按照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戰略與規劃部署,堅持純電驅動技術發展路線,加強新能源汽車“三縱三橫三大平臺”(三縱: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三橫:電池、電機、電控;三大平臺:標準檢測、能源供給、集成示范)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建立和完善電動汽車的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加強國際合作,創新商業模式,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這對于動力鋰電池的生產和研發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
目前,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部門的推動下,鋰電池行業正加快提高產業化水平。
開通不久的京廣高鐵線讓人們耳目一新:全新“火箭式”車頭,通過隔音地板、高防聲車窗、高隔聲內風擋、車地板結構等多種新材料、新技術應用,其中包括玻璃鋼復合材料,不僅實現了輕量化,而且實現了時速300公里車內噪聲水平不超過66分貝的目標,遠低于飛機艙內噪聲。
為什么會有這么神奇的效果?“玻璃鋼復合材料最大的優勢是可優化設計每個特定要求的產品,最大限度保證產品的可靠性和降低成本。除此之外,玻璃鋼復合材料具有耐磨、導電、屏蔽、吸波、透波、絕緣、防腐、透光等各類優異性能?!敝袊鴱秃喜牧蠈W會科技發展與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不飽和聚酯樹脂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趙鴻漢說。
據悉,在電子信息材料中,環氧基玻璃鋼復合材料占據絕對優勢;游艇、漁船、救生艇、各類高速工作艇等,環氧乙烯基和不飽和樹脂基玻璃鋼復合材料占了絕對優勢;在城鄉給排水工程、海水淡化工程、反滲透膜水處理和化工防腐工程中,大口徑玻璃鋼管道和儲罐占了絕對優勢;當今低碳經濟中突出輕量化裝備的汽車工業、高速鐵路和輕軌地鐵產業,玻纖增強熱塑性塑料、酚醛基、環氧基、不飽和樹脂基玻璃鋼復合材料占有絕對優勢;當今建筑節能中外墻保溫材料,工業脫硫、脫氮,廢水、廢氣、粉塵等處理,玻璃纖維和玻璃棉各類制品在與其他新材料競爭中占有一定的優勢;新能源風力發電配套的各類葉片,環氧基和不飽和樹脂基玻璃鋼復合材料占有絕對優勢,業界已在5兆瓦、6兆瓦風電葉片中嘗試制造了70多米的風機葉片。
趙鴻漢表示,近10年來,各類高性能玻璃纖維的開發,高性能玻纖表面處理技術的突破,高性能基體樹脂和塑料新品種的出現,各類玻璃鋼復合材料黏結用結構膠的層出不窮,使玻璃鋼復合材料實現新的飛躍。近幾年,玻璃鋼復合材料在加工裝備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如預浸機、鋪帶機、復合材料全自動液壓機、LFTD生產線、高壓注漿機、LRTM抽真空灌注機、多層復合機等,值得一提的是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工具的介入和先進加工技術的開發,使得玻璃鋼復合材料的競爭力不斷增加,應用領域不斷擴大,除用于結構材料外,還擴展到功能材料領域。
數據顯示,改革開放前,我國熱固性樹脂產量不足10萬噸,玻纖增強塑料的應用寥寥無幾。30年后,我國熱固性樹脂應用需求量達到了250萬噸左右,玻璃纖維國內需求量達到200萬噸左右,其中用于增強熱塑性樹脂的玻纖用量超過了20萬噸。全球高性能纖維如碳纖維、凱夫拉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玄武巖纖維、陶瓷纖維等也從高端軍事、航天航空領域向民用領域進發,但這些高性能纖維的全球需用量目前僅在8萬噸左右,與全球玻璃纖維需用量相比是1/60;在我國的比例是1/200。趙鴻漢認為:“從這些數據中得出兩個結論,玻璃鋼復合材料在與其他新材料的市場競爭和角逐中,依然支撐和配套著當代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玻璃鋼復合材料的持續創新是未來與其他新材料性價比競爭的關鍵?!?
業內人士普遍的觀點是,當前在玻璃鋼復合材料的深入應用中,困擾企業的是產品設計的滯后。多少年來,試圖代替其他材料而一爭高低的所謂“鋼代木”造成產品的功能性發揮不足,材料堆積和浪費,而對次承重和承重結構產品“依樣畫葫蘆”的現象將會被當前普遍采用的抽真空灌注成型工藝所“擊破”。一件大型異型玻璃鋼制品經過3D造型設計、模具設計、制品厚度和芯材設計、流道布控設計及玻纖鋪成受力設計后,通過抽真空灌注達到了“一氣呵成”,制品真正達到了輕質、高強、高附加值。就樹脂用量來講,與原來相比要減少將近1/4。解剖抽真空成型工藝,從材料的角度來看,低黏度、高強度、耐疲勞、低放熱峰的樹脂成為今后開發的課題,玻纖及多軸向織物成為承重負荷的主體,而要獲得優異性能的結構,高強度、高模量、耐疲勞的高性能玻纖成為重要選擇。這樣的材料和結構組成的玻璃鋼制品,才能被認為是先進玻璃鋼復合材料,才能去迎按傳統市場的節能減排和新興市場的開發,從根本上避開了無序競爭,以質取勝,實現從制造價格優勢到制造價值優勢的轉變。要實現這個轉變,就要通過設計提高制品的高技術含量。
趙鴻漢等業內專家認為,要看到當前市場上的價格競爭是建立在非價格競爭優勢基礎之上,這種競爭是針對滿足消費者在產品質量、品牌、技術水平、售后服務、企業形象等差異化消費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的價格競爭,與市場上不計成本的價格戰有著天壤之別。當前,玻璃鋼復合材料在與其他高性能材料的市場競爭中,既要立足自身創新,又要“東張西望”,把脈各種新材料市場走勢,實現與高性能復合材料互動優勢,互為補充,推進玻璃鋼復合材料成為當代工業一種重要的輕量化功能化材料,同時又不失為戰略性新材料。
湖南祁零盆地探獲7000多萬噸富錳礦
近日獲悉,湖南省級整裝勘查項目——祁零盆地錳礦整裝勘查項目穩步推進,成果豐碩。目前,工作區內已完成3個礦區野外工作和水埠頭礦區的普查報告,現已探獲富錳礦石資源量約7557萬噸。
湖南省祁零盆地錳礦整裝勘查屬2010年度第一批省級整裝勘查項目之一,由湖南省地勘局四〇九隊承擔,工作區位于零陵、冷水灘、東安、祁陽境內。祁零盆地錳礦整裝勘查區內以沉積型碳酸錳礦為主攻目標,基于“貧中找富”的工作思路,目前已探獲333 334碳酸錳礦石資源量潛在經濟價值約300億元以上。這是該隊自2007年恢復地勘工作以來提交的第一個由國家出資的大型礦產勘查報告,也是湖南省開展整裝勘查以來取得的第一個重要成果。紀經
柴達木有望成為中國新“鎳都”
近日,從青海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海西團審議會上獲悉,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發現大型高品位鎳礦床。這一發現使柴達木有望成為中國新的“鎳都”。
格爾木市委書記朱建平介紹,去年,地勘部門在格爾木市境內的夏日哈木地區地質勘查后,發現一處銅鎳鈷礦,已達到大型以上礦床規模。地勘部門通過進一步勘查和論證認為,鎳資源量有望超過50萬噸以上,是東昆侖地區乃至青海省鎳資源勘查的重大突破,預計今年和明年將進一步擴大并帶動整個東昆侖地區銅鎳礦床的找礦工作,柴達木盆地因此有望成為我國新的鎳工業開發基地。朱建平建議,相關部門在開發格爾木鎳礦時,能考慮在格爾木建設加工基地,使格爾木乃至柴達木成為中國新的“鎳都”。西都
河南11家鉛冶煉重點企業簽署環保承諾書
在近日河南省有色金屬行業協會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鉛鋅分會聯合召開的“鉛冶煉綠色低碳發展報告會”上,河南豫光金鉛(600531)集團有限公司、新鄉市亞洲金屬循環利用有限公司等11家鉛冶煉重點企業簽署“鉛冶煉企業環境保護承諾書”,承諾堅持在保護環境中促進企業發展。
目前,河南鉛冶煉能力超過150萬噸/年。2012年前11個月,河南省精鉛產量137.95萬噸,同比增長19.26%,占全國的31.27%,連續10年位居全國第一。但受重金屬污染控制指標、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等要求,產業未來環保和節能減排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這11家鉛冶煉重點企業向社會莊嚴承諾:堅持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環保投入,淘汰落后設備,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從源頭控制和預防重金屬污染,助力生態中原建設。譚勇 李鈺
寧波召開新材料產業發展座談會
近日,浙江省寧波市科技局召開新材料產業發展座談會,就新材料產業發展前景和寧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設進行了座談交流。
會上,與會專家分別就磁性材料、合金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發展的前沿問題作了深入交流,并對寧波新材料發展面臨的技術問題、市場現狀、政策需求等作了詳細討論。同時,座談會還對寧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設方向進行了探討,與會專家認為應該以優化現有新材料產品結構、整合技術研發平臺、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科技服務市場化、集聚高端人才、實現生態低碳發展等打造科技城,使其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高端平臺、聚集高端創新資源要素的平臺,支撐引領寧波成為全球尖峰城市。何遜
歐盟近日因稀土問題再次向中國發難,要求中國放寬對稀土原料的出口限制。歐洲議會綠黨黨團主席、歐洲議會能源事務委員會成員布蒂霍夫表示,歐盟對中國稀土提起指控的舉動并不高明。同時,他還指出,根據預測,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也會成為稀土金屬凈進口國,而稀土金屬其實并不“稀有”。
布蒂霍夫認為,歐盟的行動并未有多么高明。對中國的相關指控,主要集中在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舉措。即便歐盟在世貿組織勝訴了,也是慘勝猶敗。歐洲應當改變策略,面向合作。同時,他也表示,根據預測,中國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成為稀土金屬凈進口國。所以,如果雙方都努力一下,還是可以達成一致觀點的。
布蒂霍夫說,雖然現在中國正處于絕對主導地位,但其他許多國家也開始開采稀土,包括越南、蒙古、哈薩克斯坦、納米比亞、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甚至在歐盟國家境內也有礦藏。他表示,稀土金屬并不“稀有”。中國的稀土儲量只占全球的30%-35%,其他國家之前不過是由于各種原因未予開采而已。
關于歐盟與美國、日本一道通過世貿組織向中國提起所謂申訴一事,他表示,現在申訴依然停留在一審階段。他預計世貿組織在今年會進行判決。但即便美國、歐盟、日本在一審中勝訴,中國也可能會再提起上訴。所以,在2014年前無法知道最終結果。
布蒂霍夫還呼吁歐洲和中國以及一些非洲國家共同行動。他表示,貿易應該建立在互通有無的基礎之上。今后10-15年間,歐洲依然會強烈依賴中國稀土。如果中國能從歐洲得到相應的技術轉讓,這期間歐洲也能從中國得到足夠的稀土供應保障。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近日刊發《鋁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與前一版的準入條件對比,氧化鋁產能門檻趨高。
該征求意見稿指出,利用國內外鋁土礦資源的氧化鋁項目起步規模必須是年生產能力80萬噸及以上。而前一版的準入條件對國外鋁土礦資源的氧化鋁項目年生產能力要求是60萬噸及以上,年產能要求提高約33%。
據測算,2012年我國氧化鋁總產能為5277萬噸,而年產能在80萬噸及以下的企業產能合計為232萬噸,占比4.4%,這就意味著一旦征求意見稿正式發布,我國氧化鋁產能將淘汰4.4%。
另外,鋁行業準入首次對高鋁粉煤灰資源提出了產能要求。
該征求意見稿指出,利用高鋁粉煤灰資源(氧化鋁含量不低于40%)生產氧化鋁項目必須接近粉煤灰產地,起步規模應達到年生產能力50萬噸及以上,并落實高鋁粉煤灰資源、水資源和交通運輸等外部建設條件,高鋁粉煤灰資源保障服務年限應不得低于30年。
從全國來看,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仍處于產業化進程中。2011年3月,國家發改委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首次把高鋁粉煤灰綜合利用列入鼓勵類行業條目。
高鋁粉煤灰生產氧化鋁工藝屬于新興工藝,前期成本投資較大,目前有一些扶持政策,但缺少稅收優惠等實質性補貼。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