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之于燃料電池,正如石油之于傳統汽車、鋰礦石之于電動車,為必不可少之基礎。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除了電堆與整車的技術和商業模式成熟之外,便捷地獲得低成本的氫燃料成為行業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
我們近期拜訪了氫上游產業鏈的諸多企業,深入了解了產業情況,基于此推出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系列報告,回答基礎設施方面的三個最重要的問題:低成本高品質氫氣的來源、氫的運輸及儲存、加氫站;
作為系列報告的第一篇,本文主要分析氫的來源和成本。綜合來看,氯堿工業副產氫是目前規?;瘹錃猥@取的最優選擇;
氯堿產業副產物規模較大,理論上可以支持243萬輛乘用車,但考慮氯堿廠區域分布、運輸距離、期間損耗及不同車型的耗氫量,幾十萬輛的規模問題不大;
從成本看,氯堿副產氫成本亦最低,出廠價在1.3-1.5元/Nm3之間從潛在產量看,煤及石化制氫規模巨大,成本亦在可接受范圍之內,但初期投資大,在下游FCV成規模后將是較好選擇;
電解水制氫最為便捷,不受運輸距離影響,但成本取決于電力成本,以目前電價測算,成本偏高,未來看風電和光伏、核電的棄電是較好的選擇。(若要與燃油車成本相當,電價為0.31元/kwh,價格低至0.22時,使用成本比汽油車低30%)。
我們認為:氫本身供應是充足的,但低成本的氫資源是稀缺的,因此距離負荷中心近的氯堿副產氫是最優選擇,也是最有價值的資源;長期看,可再生能源電解水配合液氫運輸將是較優選擇。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