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為一片藍天 何必“一刀切”
電動車大大方便了普通市民的出行,尤其是城郊等公共交通不到位的地方。而且電動車對于快遞業、餐飲業、電動車研發制造業等行業發展也起到促進作用,更解決了不少就業問題。而且電池驅動也比較環保,政府一直在鼓勵市民買電動汽車,買車還給折扣。電動自行車與電動車在環保的貢獻上異曲同工,待遇卻截然不同。在電動汽車的普及率遠遠不及電動自行車的情況下,符合大眾需求的環保才是真環保。
條條道路通秩序 電動車不是唯一梗阻
有政協委員發表意見,至于政府為何要“禁電”,“我猜是不好管理,讓人看著市容特別亂。”確實有不少騎電動車的人不守交通規則,但歸根結底,出現混亂說明政府的管理智商還不夠,在交通管理上還不夠細化,所以索性“一刀切”。 如同此次引起滿城風雨的廣州“全面封殺電動車”, 廣州市對電動車實行“五禁政策”:“禁售”、“禁油”、“禁行”、“禁停”、“禁坐”并納入立法,現處于意見收集和聽證階段,但已經引起大批民眾的反對之聲。對民眾僅有的便民車、貨物配送車進行禁止使用的急剎車,使得民眾幾乎“無路可走”。相反,政府應把關注民生的精力更多放在公交網絡的完善和便民措施的改進,滿足居民出行需求,才是解決城市交通秩序的根本之道。
鋰電自行車大勢到來 成環保出行主力軍
電動車行業經過十幾年發展,技術和創新上有巨大的提升,如鋰電自行車行業領導品牌松吉電動車一改以往各界對于傳統電動車技術低的印象,其首創第三代鋰電車就是環保創新,科技為民的典范,其快嵌式鋰電池設計大大方便了民眾使用,一車三用,電動或腳踏,自由轉換,更重要的是高端鋰電池將電動自行車的環保設計率先引領“鋰享未來”的行業變革,成為民眾鋰電車首選,掀起鋰購熱潮。鋰電自行車成電動車大勢,國家標準的先行者,也是環保出行的主力軍,在緩解城市交通擁擠和保護環境方面的貢獻應由其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