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近期,固態電池概念走強。全固態電池,由于潛在的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等多維優勢,被國際普遍認為是下一代新能源動力電池的發展大勢,目前各國均加大投入攻關該顛覆性技術。
目前,我國固態電池采用的是“先半固后全固,逐級突破”的發展路徑,產業鏈與傳統鋰電池大致相似,據中國日報報道,中國或將投入約60億元用于全固態電池研發,助力相關企業攻破電池技術大關。那么,我國電池相關企業發展現狀如何呢?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電池相關企業106.04萬家。近十年其注冊量呈持續增長態勢,增速維持在10%—75%的區間內。2021年注冊量首次突破10萬家,同比增長72.14%至14.15萬家,達近十年注冊量及增速雙峰值。2023年注冊量首次突破30萬家,同比增長46.68%至31.29萬家。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冊12.47萬家,其中前4月注冊量達10.09萬家,與去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從區域來看,唯有廣東存量破十萬家,以18.09萬家相關企業斷層領先全國其他地區。江蘇、山東分別現存9.1萬家、8.5萬家,居全國前三。此后是浙江、河南等地。
1.去年電池相關企業注冊量首破30萬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電池相關企業106.04萬家。近十年其注冊量呈持續增長態勢,增速維持在10%—75%的區間內。2021年注冊量首次突破10萬家,同比增長72.14%至14.15萬家,達近十年注冊量及增速雙峰值。2023年注冊量首次突破30萬家,同比增長46.68%至31.29萬家。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冊12.47萬家,其中前4月注冊量達10.09萬家,與去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
2.從區域來看:廣東斷層領先第一
企查查數據顯示,從區域來看,唯有廣東存量破十萬家,以18.09萬家相關企業斷層領先全國其他地區。江蘇、山東分別現存9.1萬家、8.5萬家,居全國前三。此后是浙江、河南等地。
3.從城市來看:深圳、廣州領先其他城市,分列一二
企查查數據顯示,從城市來看,深圳、廣州以5.73萬家、5.12萬家,分列一二,斷層領先全國其他城市。上海以2.64萬家,“險勝”北京,居全國第三。此后是成都、東莞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