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近期,有關注到國內電池企業力神與法國電池企業SAFT簽訂2.5GWh的合作協議。
力神成立于1997年,是國內最早一批做動力鋰電池的企業。
SAFT做電池的歷史要更為悠久,創立于1918年,是法國本土最早生產制造電池的企業。最早從事鎳基電池的研發和制造,后來逐漸演變到鋰電。于2016年被道達爾能源收購。
從力神官方公眾號公布的消息時間線來看:兩年前,雙方就開始接觸,力神開始送樣至SAFT,到4個月前,SAFT的高層到訪青島力神,再到現在的正式簽約。
雖然沒有公開這2.5GWh的電池訂單用于哪個領域。通過力神官方前后報道的消息來看,個人認為:這筆訂單極有可能是力神出售磷酸鐵鋰電池用于SAFT在歐洲的儲能業務。
力神與SAFT,這次兩家老牌電池企業的合作,雖然這次的合作體量只有2.5GWh,但是老樹會開新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力神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做動力鋰電池的企業,曾經也風光過。只是后來被中國誠通入主之后,帶有了國資背景的身份。
因為缺乏應對市場變化的敏捷和柔性,使得在過去五年,中國鋰電行業激流中水的黃金時段,顯得有些落寞。
從最早的裝機量能排到前五,而現在淪落到跌倒TOP10之外,被一些“純粹”的操作靈活性更高的電池新勢力在過去幾年快速反超。
除了第一梯隊B和C,中航鋰電去香港上市了,億維鋰能在海外市場方面有戴姆勒和特斯拉的訂單夾持,國軒有大眾在提升自己,在越南和北美也是搞得風生水起,瑞浦蘭鈞通過與上汽的合資,也綁定了一個大單。
力神無論是和自己同一時代起步的友商對比,還是和后來居上的電池新勢力對比,都有些黯然失色。
事實上,力神也并沒有隨意沉淪。兩年前,就有一個做投資的朋友發給我一份力神融資路演的材料。材料顯示:后續力神是通過股權改革,業務剝離,預計2025年,以青島力神的主體對動力電池板塊進行上市。
時間來到2023年。動力鋰電行業是一個技術和資本都要求較為密集型的行業,這兩點也是這個行業的基石。
而還有一點,雖然你和別人同步起跑,但半途,別人通過資本市場的夾持,更靈活的市場運作方式,更高效的運營管理,來拉開和你差距的時候。這種差距,可能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你如何奮起直追?這是擺在類似力神這些公司面前的問題。
所以那時兩年前,從投資人的角度講,對于要上市的鋰電公司,其實力撐不起它的估值,對于投資人來講,當前投資鋰電公司的收益是明顯弱于早期的。這也就有了后面中航在港股的破發,有了前陣子蜂巢IPO材料的打回。
當然,此次力神能贏得SAFT在歐洲的訂單,倒是一個很好的開端,邁出了第一步,終于走出去了。無疑,與SAFT的合作,也會給力神的IPO進程增添一份籌碼。
相信他們在歐洲或者其他區域,應該會有更深入的合作。
讓我們保持跟蹤和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