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亞洲鋰都宜春,迎來比亞迪!
8月15日下午,宜春市政府、宜春經開區、宜豐縣政府、宜春市礦業公司與比亞迪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比亞迪擬在宜春投資285億元,建設年產30GWh動力電池和年產10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及陶瓷土(含鋰)礦采選綜合開發利用生產基地項目。
這是繼寧德時代、國軒高科之后,又一家落戶宜春的全球新能源頭部企業。為何國內知名新能源巨頭,均會爭相布局江西西北部的宜春?這些新能源巨頭聚集,又暗示了行業發展的什么信號?
多家新能源巨頭聚集宜春
十年前,比亞迪就有意投資宜春。如今,雙方正式簽約,標志著宜春和比亞迪的合作“十年磨一劍”,終于牽手成功。這次合作,雙方自6月12日開始洽談,到簽約落地僅用時64天。
巨額投資加“閃電”簽約,比亞迪看上了宜春的什么?
宜春市政府官網介紹,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其四一四礦藏有鋰、鉭、鈮、銣、銫等多種貴重金屬,是世界上最大的鋰云母礦,開采量占世界70%以上。在國際上爭相停產汽油車的背景下,宜春市的鋰資源更為寶貴。
目前,宜春市共有新能源(鋰電)產業鏈企業146家(其中規上企業100家),在建鋰電項目100個,總投資1214.79億元,擁有主板上市及上市企業控股子公司19家,涵蓋鋰資源采、選、冶,鋰電池關鍵材料與零配件、鋰離子電池、綠色高效儲能電池、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回收等環節,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閉環產業鏈條。
經過十余年來的招引和培育,宜春市在碳酸鋰、負極材料、隔膜、鋁塑膜、鋰電池等環節,擁有一批業內龍頭企業,包括贛鋒鋰業、紫宸科技、南氏鋰電、通瑞新能源、合眾汽車等。
近年來,宜春市全力推動鋰電新能源首位產業加速突破、加速裂變,舉全市之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碳酸鋰基地、國內重要的正極材料基地、國內最大的負極材料基地、國內最大的鋰電池基地、國內重要的鋰電池應用基地、全國知名鋰產品交易中心。
比亞迪大手筆投資宜春,將進一步優化宜春的資源配置、融通產業鏈上下游,加速推動宜春鋰電新能源產業鏈從“上游整合下游”向“下游整合上游”轉變,推動江西省新能源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比亞迪多地布局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雖然比亞迪在宜春的布局晚于寧德時代等巨頭,但是其近兩年在全國各地布局動力電池基地。
上海證券報記者總結,比亞迪自2020年3月發布刀片電池以來,通過弗迪電池成立了超過20家弗迪系電池公司,遍布國內多個城市。
2021年,比亞迪旗下弗迪電池成立重慶弗迪電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坪山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無為弗迪電池有限公司、鹽城弗迪電池有限公司、濟南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紹興弗迪電池有限公司、滁州弗迪電池有限公司、青海弗迪實業有限公司等11家子公司。
2022年以來,弗迪電池又成立了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襄陽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廣西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等超過11家電池公司。
目前,比亞迪在深圳、西安、青海、長沙和貴陽等城市設有電池工廠,同時在深圳寶龍、坑梓,惠州和上海也設有弗迪電池研發基地。2021年7月14日,長春市政府、中國一汽集團、比亞迪簽署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投資合作協議。
2022年6月,比亞迪更是動作不斷。弗迪電池位于紹興嵊州的生產基地項目首條生產線開通。該項目總投資約130億元,其中一期投資70億元,將生產DM-i專用刀片電池,年產能15GWh。
2022年6月27日,貴陽市生態環境局公布文件顯示,弗迪電池將在貴州省貴陽擴產,修建二期廠房,年產15GWh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30.17億元。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分析,以刀片電池為代表的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經過市場檢驗獲得了各大車企認可,正逐步提升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動力電池份額。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公司正通過擴產等方式進行激烈競爭。
在2021年7月15日,比亞迪向調研機構所表示:“公司正積極進行(刀片電池)產能的擴張,以應對后續公司車型銷量的提升及外部客戶的供應。除了比亞迪旗艦車型‘漢’以外,公司全系純電車都已換裝刀片電池。”
比亞迪副總裁何龍此前表示:“幾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車品牌,都在和我們探討基于刀片電池技術的合作方案。”
8月4日,比亞迪發布7月產銷快報顯示,2022年7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7.287GWh,2022年累計裝機總量約41.329GW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