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數年前一場超40億美元的“蛇吞象”式并購豪賭,給鋰礦龍頭天齊鋰業造成持續數年極其緊張的資金鏈,去年公司擬再融資159億補血,卻宣告失敗。如今,公司流動性風險終于有望進一步緩解。
6月19日,港交所官網披露,天齊鋰業通過上市聆訊并更新了發行資料。有消息稱,公司此次IPO募集資金在10億至12億美元,有望成為香港今年最大IPO.不過根據天齊鋰業招股書,此次募集資金用于償還并購智利礦業化工SQM的剩余貸款就需要11.3億美元。
在鋰鹽價格持續高位背景下,此次H股聆訊通過消息讓A股投資者有點嗨,而近兩個月天齊鋰業股價已經從58元反彈到119元,漲幅一倍。后續港股投資者對“鋰王”有多買賬,待發行結果出來將見分曉。
港股上市“二進宮”
6月19日晚間,據港交所官網披露文件顯示,天齊鋰業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此次天齊鋰業港股上市時間線來看,首先是2021年9月13日,天齊鋰業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并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用于現有債務償還、產能擴張和補充運營資本。
此后公司于2022年1月27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單》,并于2022年1月28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本次發行上市的申請,并于同日在香港聯交所網站刊登了本次發行上市的申請資料。
四個多月后,6月2日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經中國證監會批復,核準其發行不超過4.25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均為普通股。有消息稱,天齊鋰業此次IPO募集10億至12億美元,有望成港股年內最大IPO.
直到此次港交所掛出公司聆訊后資料。這樣,天齊鋰業將成為繼贛鋒鋰業后又一“A+H”兩地上市的鋰業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鋰王”首次嘗試港股掛牌。
早在2018年8月,天齊鋰業就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發行上市的申請。2018年11月,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于核準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批復》,核準公司新發行不超過3.28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后來,因相關批復失效,公司H股發行未能實施。
“蛇吞象”并購釀后遺癥
H股募資大部分用于還債
從更新后的招股書來看,天齊鋰業此次港股IPO規劃了三項募集資金用途,一是用于償還并購智利礦業化工(下稱“SQM”)所欠貸款的未償還債務及相關交易費用;二是為安居工廠一期建設撥資;三是用于補充營運資金。
截至2022年6月10日,SQM債務的尚未償還本金總額約11.3億美元,公司預計本次發行募資后可悉數償還。但如果此次總募資額10億-12億美元的話,償還完SQM的未償還貸款,幾乎沒有多余資金用于其他兩項用途。
2018 年,天齊鋰業對SQM 的股權進行“蛇吞象式”的并購,經歷了多輪談判后,最終天齊鋰業舉債35億美元,以40.66 億美元收購SQM 23.77%的A類股份,加上原有的SQM 2.1% 的B類股份,完成收購后天齊鋰業對SQM持股比例達25.87%,成為第二大股東。此后,經過一系列的融資攤薄和出售,截至此次更新招股書天齊鋰業對SQM的持股比例降至22.95%。
高杠桿收購疊加此后兩年鋰礦價格低位運行,天齊鋰業資金鏈一度瀕臨斷裂,要知道2018年天齊鋰業營收也才62億元,折合不到10億美元。
連續數年,35億美金的并購貸款帶來了巨額的財務費用。2019年至2021年天齊鋰業的財務費用中利息支出分別為20.45 億、18.2億以及14.68億。而2019年和2020年天齊鋰業凈利潤連續巨虧,分別是-59億元和-18億元,2021年憑借鋰鹽價格飆升才“幸運”扭虧,盈利21億元。
在債務壓力下,天齊鋰業進行了配股、引入戰略投資者、領式期權等融資操作。2019年2月11日、2019年7月1日,天齊鋰業香港以其所持有的SQM的B類股為標的資產,與大摩簽訂了兩份遠期股票交易(即“領式期權”)合同,共收到融資款項約1.59億美元。
2019年年末,虧損的天齊鋰業無法定增無奈配股,募集資金凈額29.05億元資金全部用于償還收購SQM并購貸款的本金與利息。然而配股、領式期權融資之后,天齊鋰業并購貸款仍高達30.84億美金,資金流動性接近枯竭,2019-2020年被審計機構出具非標準意見,面臨流動性風險及存在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
2021年多管齊下化債
A股定增失敗轉戰港股
被持續出具非標意見的天齊鋰業,最終在2021年通過多種途徑化債,消除了非標事項。
一是完成全資子公司增資擴股及引入澳洲戰略投資者交易。公司及全資子公司TLEA于2020年12月8日與澳大利亞投資人IGO簽署《投資協議》。公司于2021年度完成該項交易,收到IGO支付的交易款項合計13.95億美元。按照交易資金劃轉安排,銀團并購貸款主體公司TLAI和TLAI2已償還并購貸款本金12億美元及對應的全部利息。同時并購貸款A、C段再次展期至2022年11月25日,B段展期至2023年11月29日。
二是隨著公司2021年經營狀況好轉,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改善,提前歸還銀團部分并購貸款和其他債務。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驅動下,動力電池需求大幅增長,帶動鋰行業在2021年快速復蘇并迎來了新一輪景氣周期。公司2021年度實現凈利潤20.79億元,同比增長213.37%;實現經營性正現金流20.94億元,同比增長200.74%。公司主動、提前歸還銀團并購貸款5.15億美元、國內債務5.29億元。
三是控股股東財務資助。公司2021年度獲得控股股東為公司提供的財務資助4.52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四是隨著公司經營狀況和財務能力的持續好轉,公司再融資能力增強,公司獲得多家銀行授信額度。
五便是推進股權融資。
先是在2021年1月16日,公司披露《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向控股股東天齊集團或其指定全資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159.26億元。1月18日,在深交所的關注下,公司又披露《關于終止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的公告》,稱為避免任何由于繼續推進本次事項可能導致構成實質上的短線交易風險,決定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
隨后,公司籌劃轉戰港股上市融資。
網友:財務穩了
股價一個半月翻倍
此次“鋰王”轉戰港股IPO融資成功獲通過,不少網友表達了樂觀看法。有的表示“新能源汽車鋰電繼續大漲”,有的稱“否極泰來”“財務穩了”,還有的甚至期待漲停。
東財數據顯示,天齊鋰業最新股東數為24.89萬人。
值得關注的是,天齊鋰業近兩個月股價已經大幅反彈,從58元來到119元,漲幅達到一倍,最新市值1758億元,離歷史高點也就不到20%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