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04日   星期四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電動車 > 寶馬電動汽車戰略:鋰電池技術決定未來

寶馬電動汽車戰略:鋰電池技術決定未來

來源:NE時代 | 作者:admin | 分類:電動車 | 時間:2021-12-15 | 瀏覽:40229
文章頂部

鋰電網訊:寶馬很注重電池的基礎研究,問題是什么時候啟動量產。

寶馬計劃在未來十年生產至少1000萬輛電動汽車,到2030年每臺車在使用過程中少排放一半的碳排放量,在生命周期中降低40%的碳排放量,二次材料使用量平均提升到50%。

image.png

電芯是決定寶馬未來成功與否的關鍵部件。電池的KPI考核因素有續航、充電時間、驅動功率、成本。

電池包占去了整車成本的40%,這40%則是由80%的電芯成本和20%的模組和系統成本組成。其中電芯成本又包含20%的電芯制造成本和80%的材料成本。

image.png

寶馬的電池研究注重的是從電芯到模塊,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的長期能力,研究內容包括基礎工作原理、材料、電極/零部件、電芯。

2008年,寶馬開始為i3和i8等研究鋰電池;2012年開始專項電芯技術的研發項目;2017年開始建立寶馬電芯能力中心,于2019年完成;2020年開始在慕尼黑附近的Parsdorf基地建立試產生產線,定于2022年完成。

image.png

寶馬致力于產品和工藝的早期研究和概念驗證,與供應商伙伴共同完成產業化。研發相關人員超過300人,在研項目43個,與機構、大學、創始公司、OEM和其他產業形成密切合作。

實驗室內容涉及材料表征、化學體系開發、配方開發、性能和安全測試、失效分析。

除了電芯試制外,寶馬與合作伙伴正在建設試點電池量產線,就在Parsdorf基地。

image.png

寶馬強調了完整的價值鏈和生命周期,如原材料開采和提純、電池材料生產和質量分級、電芯開發、電芯生產、電池模組和系統研發和生產、投產、二次使用和分解、原材料的回收利用。其中鈷和鋰礦采購自澳大利亞和摩洛哥經過認證的礦山,以及來自二次利用的材料。

image.png

電池系統研發方面,基于技術需求,受法規驅動,制定發展趨勢。整體來看考慮三個方面:設計、安全和可持續性。

設計方面,目前電池包由模組組成,擁有獨立的構造形成,不與其他零部件融合,未來的趨勢是高度融合,優化體積能量密度,例如電芯到電池包的CTP,電芯到底盤的CTC。

安全方面,目前主要基于中國法規,要求五分鐘不起火不爆炸,未來趨勢是時間延長到40分鐘,最好是能夠阻燃。

可持續性方面,目前沒有強制法規,出于企業責任,未來歐盟對碳排放、原料回收和回收率會有規定。

image.png

寶馬的電池技術路線圖圍繞高性能和低成本兩個方面演變,最終走向固態電池

控制成本路線上,第一階段是無鈷化,第二階段是無鈷低鎳,例如富鋰錳基電池。

高性能路線上,走的是高鎳方案,未來第一階段是采用氧化硅/石墨混合,第二階段是采用高硅負極,如碳化硅化合物。

目前處于控制成本路線和高性能路線的中間地帶。另外,磷酸鐵鋰電池憑借價格低廉,可以為低成本入門車型所用。

image.png

image.png


材料和電芯研發的趨勢:

負極材料:石墨,容量360 mAh/g;石墨/氧化硅混合方案,容量500-600 mAh/g;碳化硅化合物,容量1200 mAh/g。

正極材料:NMC111,容量150 mAh/g;NMC 532,622,容量180 mAh/g;NMC 811,容量210 mAh/g;Ni含量高于90%,容量230 mAh/g。

在正負極材料演變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是:1、高性能材料的穩定性由鎳含量決定,成本受硅負極主導;2、材料的應用必須與電極、電芯設計趨勢相匹配。

image.png

電極設計的趨勢主要分兩部分,增加壓實密度和優化涂布。

電芯設計趨勢含四個部分:通過變卷繞為疊片,提高電芯的容量;提升包裝密度;減少鋁箔銅箔等隔膜的厚度;制造大電芯。

全固態電池是下一個改變游戲規則的技術。目前的固態電池采用的是NMC正極、石墨硅負極、液態電解液和多孔隔膜。下一代全固態電池將采用NMC正極、鋰金屬負極、氧化物/聚合物/硫化物固態電解質。

image.png

電解液從液態到固態的變化將加強安全性,負極從石墨或石墨硅到鋰金屬負極將增加能量密度。為此,固態電池可以做得更安全、更高性能、更大,并且能夠支持雙極電芯等概念的創新。

當然,固態電池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如界面穩定性、不同的熱管理需求、充電狀態和非充電狀態下鋰金屬的能量變化、鋰金屬的額定容量、制造過程中和使用過程中材料的魯棒性。

基于上述優勢和挑戰,固態電池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上具有強大的潛力,但成本不明,仍處于驗證階段。只有得到合理的概念驗證,固態電池才能夠產業化。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