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一般來說,隨著公司的發展,公司的估值也會隨之增長。但這家公司在業績持續增長的情況下,每出資額的價格卻大幅下滑。
這是什么情況?
近期,重慶市紫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紫建電子”)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創業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1770.08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IPO日報發現,紫建電子似乎在做“虧本買賣”,且產品還曾自燃。
業績增長,每出資額的價格卻大幅下滑
據了解,紫建電子是一家從事消費類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容量主要在1000mAh 以下,以各類小型消費類電子產品為主要應用領域,包括藍牙耳機、智能穿戴設備(智能手表、手環、VR/AR眼鏡等)、智能音箱、便攜式醫療器械、車載記錄儀等。
2017年-2019年和2020年1-3月(下稱“報告期”),紫建電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298.96萬元、23587.23萬元、42142.59萬元、7151.75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380.01萬元、4032.07萬元、6376.54萬元、-719.37萬元。
雖然2017年-2019年,紫建電子的業績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但公司在2020年第一季度不僅未賺到錢,反而還虧損了700多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紫建電子的業績能實現上述的業績,離不開政府補助的支持。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2019年,紫建電子獲得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139.25萬元、938.63萬元、2963.6萬元,分別占當期利潤總額的8.81%、20.04%、40.87%,紫建電子獲得的政府補助金額和占比一直在逐年增加。
IPO日報還發現,紫建電子業績主要來自華南地區。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紫建電子在華南地區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2764.48萬元、19238.05萬元、32912.02萬元、4729.91萬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89.58%、83.12%、78.79%、66.73%,紫建電子每年至少有6成的收入來自華南地區。
此外,在紫建電子的歷史前沿中,有一起增資入股的價格令人摸不著頭腦。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6月,前海基金以32.4081元/注冊資本的價格增資紫建電子。2019年7月,領慧投資以20.3286元/注冊資本的價格增資紫建電子。
IPO日報計算發現,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紫建電子每出資額的價格不僅未增長,反而下降了37.27%。
但是紫建電子2017年-2019年的業績持續上升,那么為什么公司每出資額的價格反而在下降?
產品曾自燃
產品分類方面,紫建電子主要擁有方形電池、扣式電池、圓柱電池、針形電池等產品。報告期內,紫建電子方形電池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8518.9萬元、10224.74萬元、21607.32萬元、3860.21萬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收入的59.79%、44.18%、51.72%、54.48%,為其第一大業務。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
雖然紫建電子的業績表現主要依賴方形電池,但公司的另一個產品卻在做“虧本買賣”。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3月,紫建電子針形電池的毛利率分別為9.14%、-0.25%、-5.96%。可以看出,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紫建電子均在虧本賣針形電池。
更令人詫異的是,紫建電子的產品還曾發生過自燃現象。
天眼查顯示,深圳科勞德萊科技有限公司與紫建電子存在一起產品責任糾紛。
該案顯示,原告深圳科勞德萊科技有限公司訴稱,原告與被告紫建電子自2014年起就有業務往來,由被告紫建電子按原告采購訂單要求為原告提供“鋰電池”產品。原告于2015年1月30日(5350件,已交貨)和同年3月10日(15000件,僅交貨不足11000件)向被告紫建電子發出“采購訂單”,被告簽章確認后按期給原告供貨。被告在供貨過程中實際上是由其關聯公司被告深圳市維都利電子有限公司向原告送貨。
2015年4月17日,上述由被告所供“鋰電池”產品無故發生自燃現象,導致被告所供的“鋰電池”(價值約10余萬元)全部燒毀外,還燒毀了原告存放于同一倉庫的待組裝電子煙電路板(均為貼好片的成品板)以及成品電子煙等產品(價值人民幣約60余萬元)。此外,原告租賃的廠房不同程度地被燒毀(損失約在6萬元左右)。
隨后,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判決紫建電子賠償原告80.6萬元。
那么,公司產品是否存在質量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