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三菱化學將在2023年之前將純電動汽車(EV)等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材料產能提高約5成。該公司產品的特點是,可使電池的輸出功率和耐久性比以往提高。在鋰電池需求因純電動汽車普及而高漲的背景下,中國材料廠商增長顯著。三菱化學打算通過建立可量產高功能材料的體制與之競爭。
鋰離子電池的運作機制是通過離子在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之間移動來進行充放電。正負兩種電極材料、供離子移動的電解液、用于隔開電極的絕緣材料被稱為鋰電池的4大核心構成部件。雖然業界也在開發不使用電解液、安全性更高的全固態電池,但在包含純電動汽車在內的電動車領域,當前的主流被認為仍是鋰離子電池。
三菱化學的電解液的優勢在于,通過添加劑的作用保護電極,能夠抑制導致電池容量下降的廢氣的產生。兼顧較高的輸出功率和耐久性,有助于延長純電動汽車的續航距離。該公司將投資數十億日元,擴充美國、英國和中國的各個工廠的設備,使全球的年產能提高到9萬噸。三菱化學的全球份額被認為在2成左右,其產品通過電池廠商供應給大型車企。在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領域,廣州天賜高新材料等中國企業占據全球份額的前3位。三菱化學在電解液方面擁有近300項專利,力爭通過向電池廠商提供最適宜其他電池材料的制造方法而形成差異化。
此外,住友化學最早將于2021年開始生產正極材料。近期已確定在混合動力車(HV)上采用。該公司將利用子公司田中化學研究所的設備,以每年可供數萬輛汽車使用的規模開始量產。除了用于混動車的產品之外,在純電動汽車使用的正極材料方面,可使電池容量增加2~3成的產品也有了量產的眉目,住友化學將向電池廠商推銷。
絕緣材料方面,住友化學2021年將把韓國生產基地的產能提高至2倍。該公司的絕緣體使用耐熱性較強的芳綸樹脂,已經被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所采用。該公司將通過一系列投資,到2024財年(截至2025年3月)將電池材料業務銷售額提高到1000億日元以上,達到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的2倍。
在全球范圍內,英國和法國分別宣布2030年和2040年禁止銷售汽油車新車的方針。中國也確定了力爭到2035年新車只能銷售純電動汽車和混動車等環保車的方針。隨著這些政策的出臺,預計純電動汽車使用的電池及其材料的需求將會擴大。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預測,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67億美元,比2019年擴大約75%。
日本各家材料企業加緊投資尖端材料的背景之一在于中國企業的增長。矢野經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在鋰電池的4種核心構成部件中,中國企業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6~7成。日本企業擅長的絕緣材料方面,2019年上海恩捷超過旭化成,登上了全球市場份額首位。
日本材料企業此前的投資方向一直是有助于提高電池安全性等的高附加值產品。但在這些領域,近年來中國企業的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緊追猛趕,達到“價格急劇下跌”(住友化學的高管)的程度。日本材料企業為了既講究質量又顯示出穩定的供應能力,將在生產規模方面加快追趕。
除了電池材料,其他材料方面日企與中國企業的競爭也在激化。在用于馬達的釹磁鐵領域,此前日立金屬和信越化學工業等日企具有優勢,但目前中國企業的全球份額達到8成。而在馬達材料方面,在日本制鐵和JFE鋼鐵有優勢的高性能鋼板“電磁鋼板”市場,中國企業也在迅速追趕。2020年豐田開始采用中國寶武鋼鐵集團生產的電磁鋼板。另一方面,JFE控股將于4月使被稱為“鐵氧體磁鐵”的零部件的日本國內產能翻番。該產品用于調整流經驅動馬達等的電壓的變壓器,能抑制電壓調整時的電力損耗,如果用于純電動汽車,能延長續航距離。
如果中國當地企業在世界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提高材料技術、積累實績,有可能進一步奪走日企的份額。除了性能之外,日企或許還更加需要加強世界各地的供應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