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9月24日蔚來汽車美股股價盤中最大跌幅近28%!再創歷史新低!主要原因系盤前蔚來汽車發布2019年中報巨虧,財報顯示蔚來第二季度營收15.08億元,凈虧損高達32.85億元,虧損幅度超市場預期。
反觀A股方面,盤面節前氛圍濃厚,本輪市場的寵兒大科技、大金融板塊近日也鮮有亮眼表現。昨日大盤沖高回落后,今日延續調整態勢,盤中蟄伏許久鋰電板塊突然一騎絕塵,天齊鋰業封漲停板,贛鋒鋰業大漲6%,板塊個股均有所異動。
一邊是疑似觸底反彈的鋰電,一邊是爆虧大跌的蔚來,新能源汽車究竟雞肋還是機會?本文將為您呈現。
一、蔚來的未來,何去何從?
提起特斯拉,除了造火箭的CEO馬斯克,“燒錢機器”的封號也深入人心,15年來累計虧損約50億美元。尷尬的是,被譽為中國特斯拉的蔚來汽車,自2015年成立以來近4年時間,累計虧損達到大約57億美元,今年二季度折合每天虧損近400萬美元,或將超越特斯拉成為最強“燒錢機器”。
“造車新勢力”早已不再新鮮,由于不具備傳統車企扎實的根基,融資、技術、產能以及營銷都是困擾經營的老大難問題。盡管9月披露的數據中,蔚來汽車憑借371.4億元的融資金額高居榜首,但目前中國的造車新勢力還沒有能夠實現盈利的公司,蔚來也只能繼續尋找融資來作為資金支持,龐大的資金壓力也迫使蔚來計劃年底裁員2000人(占員工總數的20%)并且出售了其電動方程式FE車隊的多數股權,而電池起火、冒煙等事故引起的大量汽車召回無疑使得蔚來雪上加霜。9月上旬,蔚來曾宣布發行和出售本金總額2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與亦莊國投的100億投資協議也飽受關注。中汽協分析師賈新光表示,蔚來汽車虧損原因有三:賣車虧本,成本高,買得越多虧損越多;固定支出增加,包括人員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越來越多;三是股價下跌帶來的影響。
圖1:造車新勢力累計融資排名
作為國內第一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大跌”昨日也被頂上微博熱搜。面對虧損,盡管蔚來創始人李斌曾表示:“蔚來作為一個年輕的公司,不可能說,你上來就掙很多錢,不現實,特斯拉賠了16年,我們才(創業)4年多……這就和你不可能要求一個4歲多的小孩養家一樣?!钡壥袌龅耐顿Y者卻并不買賬,蔚來美股的股價上市初期最高點達13.80美元,昨日卻一度跌至新低1.97美元,距最高點跌幅達80%以上,甚至昨日特斯拉也跟著“躺槍”大跌7%。目前從財務角度來看,蔚來無疑是一家“價值毀滅型”的公司,此類公司最大問題是收入難以覆蓋成本,導致賣的越多虧的越多,盡管產品的口碑再好也難以成為一家適合作為投資的企業。
圖2:蔚來汽車財務數據摘要
二、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再度下滑
中汽協8月汽車銷量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8.7萬輛、8.5萬輛,同比下降12.1%、15.8%。由于上半年市場表現低于預期,中汽協下調了年初對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預判。在宏觀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汽車行業發展本就承壓,疊加今年6月補貼退坡后新能源汽車購置成本的上升,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首次出現當月同比下滑后,8月下滑幅度繼續擴大。
圖3:8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單位:輛)
圖4: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單位:輛)
當下新能源車行業已經進入到補貼調整、自主發展的階段,2020年補貼將徹底取消。由此,企業在成本與經濟性將成為核心競爭力,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盈利能力與銷量。另外打造爆款以獲取市場也顯得尤為重要,樹立品牌的定位所帶來的優勢不可估量。其次,隨著5G時代的來臨,智能化也成為部分消費者的痛點之一,也將成為企業戰略的一大重要方向。
三、鋰電上游的囚徒困境
今日鋰電板塊迎來了久違的上漲,天齊鋰業、石大勝華漲停,贛鋒鋰業大漲6%。始于2015年,借助新能源汽車的東風,鋰電池相關概念股扶搖直上,在當時某只股票只要公告稱業務跟鋰電池沾邊后便會取得驚人的漲幅。2018年,隨著相關產能集中投放導致供給開始過剩,行業景氣度持續回落,鈷、鋰價格也是一瀉千里。8月嘉能可宣布關閉全球最大鈷礦后,鈷價迎來反彈,鋰鹽價格卻依舊跌跌不休,8月28日,澳洲一家澳交所上市鋰礦公司Alita Resources不堪客戶與貸方的雙重壓力宣布破產重組,也預示著鋰行業正處于周期的低谷,對于公司和投資人來說著實是一種考驗和煎熬。目前,碳酸鋰價格已經跌破6萬元/噸,對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也形成極大壓力,各家處境不盡相同但卻都不樂觀。
圖5:碳酸鋰價格跌跌不休
以天齊鋰業為例,目前鋰鹽生產成本約5.36萬元,折合含稅價6萬元,成本已接近目前碳酸鋰價格,預計未來繼續下行的空間有限。天齊憑借子公司泰利森擁有的高品質鋰輝石礦,毛利率保持在52.63%的業內領先水平,同行業的雅化集團鋰產品的毛利率僅為3.32%,贛鋒鋰業鋰產品的毛利率也只有28.85%。但盡管如此天齊由于其收購SQM(智利礦業化工)而產生的高額利息形成了極大的財務負擔,在鋰價的下行周期之下影響更為明顯。但可以預見的是,高毛利率更能夠使公司熬過行業寒冬,一旦行業落后產能出清后進入反彈周期,憑借優質礦產資源的布局必將迎來價與量的戴維斯雙擊。
回歸到市場層面來看,在題材真空期,鋰電池與新能源汽車板塊或有表現,從目前行情邏輯來看,第一是由于行業見底利空出清的反彈預期,第二是相關個股跌幅巨大,技術面超跌有反彈需求,第三受鈷價上漲的刺激帶動,多種因素共同導致催生反彈走勢。從行業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銷量依舊難以止跌,且鋰鹽價格沒有形成有效反彈,盡管產品出貨價格已經跌破部分廠家的成本線,但從可變成本的角度來計算廠家依舊具備生產的動力。在布局方向選擇上,可以重點關注:行業細分龍頭(例:寧德時代)、高鎳三元正極材料(例:當升科技)、電池回收(例:格林美)、充電樁(例:特銳德)等相關個股逢低擇優布局,靜待行業拐點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