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根據鋰電材料廠商——凱金能源卷土重來后再次向證監(jiān)會遞交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招股書),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晏犖持有公司1916.60萬股,占公司發(fā)行前總股本的42.38%,是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同時,晏犖持有凱脈金源26.42%的出資,凱脈金源持有公司0.97%的股份。此外,晏犖的丈夫仰永軍從去年8月至今,擔任凱金能源的董事、副總經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凱金能源的前身為凱金電池,成立于2012年3月,由仰永軍、游雪薇及謝美華共同出資設立,但在2015年進行股份制改造后,公司股權結構則變?yōu)殛虪巍⑺纬枴⒊桑ㄏ店虪蔚谋硗馍┤叱鲑Y。而少為人知的是,在凱金電池成立當年,晏犖也成立了凱欣電池,主營電解液研發(fā)、制造和銷售,凱欣電池在2014年被上市公司天賜材料收購,晏犖也簽定了三年業(yè)績對賭協議,但其僅完成了第一年的業(yè)績承諾。
夫妻二人曾“互換”公司任職
招股書披露,凱金能源的大股東晏犖和仰永軍兩人為夫妻,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晏犖任凱欣電池執(zhí)行董事兼總經理,仰永軍任凱金電池(凱金能源前身)總經理,兩個公司名字相仿,一個經營電解液,一個經營負極材料,均從屬于鋰電池四大關鍵材料陣營。
2013年6月之后,晏犖和仰永軍“互換”公司任職,晏犖任凱金電池(凱金能源前身)執(zhí)行董事兼經理,仰永軍則任凱欣電池總經理。直至2016年12月,仰永軍才從凱欣電池辭職并回到凱金能源任職,擔任凱金能源副總經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仰永軍擔任凱欣電池總經理期間,晏犖將所持凱欣電池股份轉讓給天賜材料,并簽訂了對賭協議。
2014年11月5日,天賜材料發(fā)布《2014年度非公開發(fā)行股票預案(修訂案)》,擬收購凱欣電池100%股權。各方同意,標的股權的轉讓價款總額(交易對價)確定為1.96億元,其中晏犖向天賜材料出售凱欣電池欣10.00%的股權,轉讓價款合計1961.80萬元。
而包括晏犖在內的各轉讓方也做出了相應的業(yè)績承諾,承諾凱欣電池在2014年度的凈利潤不低于1400萬元,2015年度凈利潤不低于2014年度承諾凈利潤的120%(即1680萬元),2016年度凈利潤不低于2015年度承諾凈利潤的120%(即2016萬元)。
但收購完成后,凱欣電池不僅未能完成約定的業(yè)績承諾,甚至出現了虧損情況。2015年,凱欣電池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約為717.2萬元,與業(yè)績承諾差異962.8萬元;2016年為-605.69萬元,與業(yè)績承諾差異2621.69萬元。
根據天賜材料前后兩次發(fā)布的公告,2016年6月,公司收到凱欣電池各股權轉讓方支付的凱欣電池2015年度業(yè)績承諾補償款合計962.8萬元,凱欣電池2015年度業(yè)績補償承諾履行完畢。2017年4月,晏犖收到扣除2016年業(yè)績補償款及應繳稅款后的第二期股權轉讓款377.38萬元。目前,晏犖方面已經完成對天賜材料業(yè)績補償的支付。
天賜材料方面曾對外解釋稱,凱欣電池連續(xù)兩年未能完成業(yè)績承諾,主要是原材料的采購成本上漲,且上漲幅度高于產品價格的上漲幅度,尤其是在2015年,因為采購成本上升,凱欣電池與主要客戶簽訂的產品銷售價格出現調價滯后。
如今,同樣的問題在凱金能源身上再次上演: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上升、綁定大客戶過度依賴寧德時代、產品銷售價格不斷下降、毛利率不斷下滑等情況紛至沓來(拓展鏈接:凱金能源再闖IPO:其他業(yè)務收入猛增,競爭對手為供應商)。
根據凱金能源前次招股書(即被否前的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2014年~2016年,凱金能源的凈利潤分別為473.41萬元、1661.66萬元、3796.77萬元,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有意思的是,對比凱欣電池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到,同一期間,兩夫妻各自所在的公司,一個出現業(yè)績下滑,甚至出現虧損,另一個則利潤大增。
多家機構火速入股
根據天賜材料與凱欣電池原股東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的要求,凱欣電池的主要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在未經受讓方同意的情況下,自股權轉讓完成后三年內不能離職。但經友好協商,2016年11月,天賜材料出具了《關于仰永軍先生離職事項的說明確認》,同意仰永軍從凱欣電池辭職,同年12月1日,仰永軍正式到凱金能源任職。
如今,仰永軍除了擔任凱金能源副總經理外,還于去年8月進入公司董事會擔任董事。履歷顯示,在凱欣電池、凱金電池(凱金能源前身)之前,仰永軍歷任上海杉杉銷售經理、湖南杉杉常務副總經理、東莞杉杉總經理。
凱金能源也將引入仰永軍列為公司的一大競爭優(yōu)勢。招股書顯示,公司核心人員仰永軍、從事鋰離子電池行業(yè)近二十年,對市場發(fā)展趨勢、產品技術方向的把握具有較強的敏感性和前瞻性,擁有對負極材料行業(yè)深刻的理解,帶領研發(fā)團隊快速響應客戶對產品的個性化需求并完成了多項專利和技術的研發(fā)儲備工作。
為了激勵仰永軍等公司核心人物,在去年12月凱金能源第一次IPO被否之后,公司召開了2018年第六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股權激勵計劃。根據股權激勵計劃,公司股權激勵對象包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總監(jiān)級員工、任職滿五年的經理級員工等,上述人員以自籌資金出資設立凱脈金源,以現金方式通過凱脈金源認購公司新增股份43.9萬股,增資款已繳足并于2018年12月25日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招股書中還發(fā)現,在去年11月和12月,短短兩個月時間,公司就火速迎來了十余家機構的增資入股,這其中包括創(chuàng)東方、力合永金、力合鯤鵬、長江創(chuàng)新、中比基金、先進制造、海富長江等。
尤其是中比基金和先進制造兩個機構,前者的來頭可不小,其出資結構包括國開金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喜之郎、海通證券、比利時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而后者持有鋰電獨角獸企業(yè)寧德時代2.08%的股份,也就是說,先進制造同時為凱金能源和寧德時代的股東。截至目前,先進制造持有凱金能源5.87%。
記者研究發(fā)現,總體來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凱金能源為了能夠盡快上市做出了不少努力,包括銷售原材料謀利、進行股權激勵、引入多個明星機構資本等。可即便如此,凱金能源依然未能徹底消除外界對其的疑慮和擔憂,公司再次闖關IPO能否成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將持續(xù)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