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資本 > 刷新科創板過會最快紀錄 杭可科技仍被質疑未來增速

刷新科創板過會最快紀錄 杭可科技仍被質疑未來增速

來源:中國經營網 | 作者:admin | 分類:資本 | 時間:2019-06-17 | 瀏覽:9590
文章頂部

鋰電網訊:59天成功過會讓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可科技”)刷新了科創板過會最快紀錄。

  閃電過會背后,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杭可科技營收、凈利潤增速均面臨放緩局面。相關數據顯示,2016~2018年度,杭可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4.1億元、7.71億元、11.09億元,其中,2017年營收增速為88.05%,2018年為43.88%。而同期實現凈利潤分別為0.92億元、1.81億元和2.86億元,其中,2017年凈利潤增速為96.74%,2018年凈利潤增速為58.01%。與2017年相比,杭可科技2018年營收、凈利潤增速均呈現斷崖式下滑。

00.jpeg

  此外,杭可科技高度依賴單一主營業務及研發投入比重持續下降等問題也引起市場關注。

  針對業績及企業發展相關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此前多次致函致電杭可科技相關負責人,對方回復稱,一切以招股說明書為準。


  “緊急剎車”轉板

  相關信息顯示,杭可科技是國內最大的鋰電池化成設備、可靠性實驗設備、電源的專業研發生產型企業,公司起源于1984年設立的杭州可靠性儀器廠,并在2011年成立浙江杭可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2月,杭可有限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曹驥,招股書顯示,杭可科技實際控制人為曹驥和曹政父子,直接、間接控制公司此次發行前80.0749%的股份。其合作伙伴包括三星、LG、比亞迪等國內外大型鋰電池制造企業。

  而其招股書顯示,杭可科技擬募集資金5.47億元,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將依次投資于“鋰離子電池智能生產線制造擴建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6月13日,在上交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第3次上市委審議會議上,杭可科技、瀾起科技、天宜上佳3家企業全部審議通過,而59天即成功過會的時間紀錄,讓杭可科技刷新此前天準科技的64天,成為目前科創板最快過會企業。

  杭可科技不僅在科創板過會時間快,而且在此前的轉板速度上也堪稱“閃電”。

  中國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杭可科技于2018年8月17日向中國證監會報送IPO申報稿,證監會官網于2019年3月1日刊登反饋意見,緊接著,杭可科技于3月12日提交更新版IPO申報稿。

  但在即將上會的時刻,杭可科技卻“緊急剎車”,于4月9日申請終止主板IPO,隨后于4月15日出現在上交所官網科創板頁面上。信息顯示,上交所于4月15日受理杭可科技科創板申報,在經歷于4月22日開始的三輪問詢后,最終在上交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于6月13日召開的第3次上市委審議會議上成功過會,從申報科創板被受理到最終過會,前后用時僅59天。


  前五大客戶營收占比超60%

  引人矚目的資本市場表現背后,杭可科技卻難掩發展隱憂。

  杭可科技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度,前五大客戶給杭可科技帶來的銷售額分別為3.28億元、4.91億元、6.97億元。而相關財報顯示,杭可科技2016年~2018年營收分別為4.1億元、7.71億元、11.09億元,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占總營業收入的比例則分別為80.04%、63.70%、62.82%,也即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連續三年占杭可科技總營收比例皆超過60%。

  除去營收依賴大客戶外,另一個引起市場關注的則是杭可科技頭部客戶的變動。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三星皆是杭可科技的第一大客戶。其中,2016年杭可科技來自三星及其關聯公司(以下簡稱“三星系”)的銷售額為1.27億元,占總營收比例為31.03%。2017年來自三星系的銷售額為1.39億元,占比總營收的17.98%。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杭可科技連續兩年的單一最大客戶,三星系卻在2018年杭可科技前五大客戶名單中消失,第一大客戶變動為樂金化學,銷售額為3.96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為35.70%。

  對市場關注的三星系掉出2018年公司前五大客戶名單,杭可科技方面回復稱,杭可科技對韓國三星的銷售金額為5697.98萬元,仍位列2018年杭可科技前十大客戶,且截至2018年末杭可科技對韓國三星未執行完畢的銷售合同金額超過1.5億元。

  而更蹊蹺的是,在2018年杭可科技前五大客戶名單中消失的三星系,卻在2018年6月給予杭可科技三星SDI“最優供應商”稱號。據杭可科技官方微信于2018年7月4日推送的信息顯示,2018年6月29日,杭可科技代表受邀出席韓國三星SDI在韓國天安舉行的48周年慶典,而杭可科技對此的描述是:“杭可作為唯一一家中國鋰電設備制造商同時也是唯一一家海外設備供應商能夠得到三星SDI的認可,證明杭可的實力無論是從技術、規模、質量、服務等方面已經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合作伙伴?!?/p>

  根據招股書顯示,杭可科技將“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列在“經營風險”首位,其表示,公司對主要客戶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較高,如果部分客戶經營情況不利,或對公司產品的需求大幅度減少,公司經營業績將受到不利影響。


  研發費用占比逐年下降

  除了前五大客戶占比較高,作為科創板上市企業,杭可科技研發費用占比的逐年下降也引起上交所關注。

  杭可科技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其研發費用及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618.52萬元、6.38%,4906.14萬元、6.36%,5745.40萬元、5.18%,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呈現出越來越低的局面。針對2018年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創報告期最低的狀況,杭可科技解釋稱,主要原因是2018年營業收入增長較快。

  然而同為鋰電行業企業,星云股份2016~2018年研發投入及占營業收入分別為2464.39萬元、10.87%,4119.10萬元、13.35%,5259.36萬元、17.37%,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逐年增高。而先導智能2016年~2018年研發費用占比分別為4.86%、5.65%、7.29%,同樣呈現出逐年增高的趨勢。

  另一家鋰電設備企業,贏合科技2016年~2018年研發投入及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973.55萬元、5.85%,10297.28萬元、6.49%,12516.74萬元、6.00%,可以發現,贏合科技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與杭可科技差距不大,而原因則是由于營業收入基數不同而致,贏合科技從2017年開始每年研發投入皆過億元。

  在第一輪問詢中,上交所要求杭可科技對“報告期各期研發人員的數量及占比情況,最近一期研發人員占比、研發費用占比不高的原因,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情況是否存在較大差異”作出回復。

  杭可科技則在回復函中稱,發行人的研發人員占比、研發費用占比與同行業上市公司基本相當,不存在較大差異。最近一期占比略低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營業收入增長較快,且相應配備的生產人員、銷售人員增多,因此拉低了研發費用和研發人員占比。而在第三輪問詢中,上交所還要求杭可科技對發行人最近新增兩起知識產權訴訟作出相應說明。

  除研發費用占比過低外,杭可科技單一產品營收占比過大也引發關注。

  杭可科技招股書顯示,其營收項目主要分為充放電設備、其他設備及配件,而在這其中充放電設備占據絕對優勢。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充放電設備銷售收入分別為37883.78萬元、67725.89萬元、90932.67萬元,而充放電設備占總營收比例則分別為92.61%、88.06%、82.28%,雖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但單一產品項目占總營收高達80%以上的比例依然引發市場對其營收增長穩定性的擔憂。

  而在杭可科技招股書中,其也坦言公司面臨技術和產品替代的風險,具體為可充電電池的工作原理發生根本性變化、后處理系統中應用新材料等使可充電電池的生產產生局部變革及燃料電池應用技術等革命性突破所導致的替代效應等。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