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NCM523、NCM622、NCM811、NCA等系列三元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應用于該等客戶前沿的高能量密度鋰電池中,終端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設備和電子產品等下游領域,主要客戶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LG化學、天津力神、孚能科技、比克動力等國內外知名大型鋰電池廠商。
該公司目前正在申請科創板上市,根據招股書第150頁披露,容百科技的三元正極材料產能處于國內第一梯隊,公司具有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是國內最早推出單晶NCM523、單晶NCM622的正極材料廠商之一,以及首家高鎳NCM811大規模量產企業,在行業內形成了明顯的先發優勢和良好的市場口碑。上述信息均指向容百科技在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關鍵工藝技術方面,具有突破性優勢。
但是根據上市公司當升科技發布的2018年年報,其中在“公司主要產品和業務”中明確表述到:該公司“車用動力高鎳多元材料在國內率先量產”、“ 公司下一代動力高鎳多元材料已批量投產,其技術指標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也指向當升科技在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關鍵工藝技術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在高鎳多元材料領域,容百科技和當升科技兩家公司,都表現自己公司是“率先量產”,到底哪一家公司才是真實的?環球網記者注意到,當升科技是容百科技的主要客戶之一,2017年容百科技向當升科技銷售前驅體8986.75萬元。
容百科技的核心原材料采購價格也存在較大疑點。據招股書第158頁顯示,容百科技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是硫酸鈷,2018年的采購均價為90.29元/千克,同比2017年的采購均價上漲了26.25%;上市公司華友鈷業則是容百科技硫酸鈷的主要供應商。
但是,根據華友鈷業發布的2018年年報,該公司的鈷產品實現營業收入957951.19萬元,同年鈷產品銷售量為21788.01噸,由此計算華友鈷業的鈷產品銷售均價為43.97萬元/噸,折算439.7元/千克,遠遠高于容百科技披露的鈷產品采購單價。那么容百科技的“低價” 鈷產品是從哪里采購來的呢?針對此項問題,容百科技并未回應環球網記者的采訪。
2019年3月15日,上市公司格林美發布了 《關于公司全資子公司簽署29300噸三元前驅體材料戰略采購協議的公告》,披露在2019年到2021年將為容百科技提供NCM523、NCM622系列三元前驅體共計2.93萬噸,其中2019年9300噸、2020年10000噸、2021年10000噸。
在正常的生產邏輯下,這對應著容百科技在未來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需要這2.93萬噸三元前驅體材料,同時以該公司自有的產能無法支撐。
但事實上,根據招股書披露,容百科技的前驅體產品在2018年的產能利用率僅為90%、尚有逾千噸的產能未滿負荷利用,同時同年產銷率僅為19.78%、存在上萬噸前驅體產成品的新增積壓,這都指向容百科技的前驅體產能、產量存在較大程度過剩。
在這樣的生產數據背景下,容百科技仍然計劃向格林美大筆采購三元前驅體,是出于自身產能不足的原因,還是自身產品技術、質量無法滿足需求?不僅如此,容百科技在招股書中自稱是“首家高鎳NCM811大規模量產企業”,那么為什么還需要向格林美采購NCM811前驅體?對此,容百科技也未回應環球網記者的采訪。
此外,格林美在前述公告中,披露容百科技“是國內較早實現高鎳三元材料量產的企業”,也與容百科技招股書中披露的“首家高鎳NCM811大規模量產企業”存在差異,格林美披露是“較早”,而容百科技在招股書中則描述為“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