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鋰電材料長期需求增長依然可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129.6萬輛,同比增長40.1%,預計2019和2020年新能源汽車仍能維持較高增速。在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的拉動下,預計2020年碳酸鋰的需求有望接近40萬噸,并有望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的不斷提升持續高速增長。
鋰鹽價格已經達到底部區域。根據Mineralsresources披露一季度6%鋰精礦的售價為791.84美元/噸,19年放量的資源多為西澳的品位1%-1.5%鋰礦山,在這一品位區間的銀河鋰業成本為452美元/噸,繼續下降的空間有限。按照數據目前電池級碳酸鋰價格7.85萬元計算,加工部分的毛利僅為7673元/噸,已經接近歷史底部。
歷史加工毛利底部也在1萬元/噸左右。在2014年本輪鋰價上漲前,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均沒有資源,鋰鹽加工的毛利一直維持在1萬元/噸左右。按照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的長期產能規劃,鋰鹽產能規劃均在10萬噸以上,在回歸加工本質后,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僅鋰鹽加工部分的毛利就有望超過10億元。
資源布局基本完成。經過14年以來的資源擴張,天齊鋰業已經通過控制泰利森實現了低成本資源全部自給;并通過股權收購控制了鹵水鋰業巨頭SQM25.86%的股權。贛鋒鋰業也通過收購擴股等獲得包括MTMarion(公司持股50%)在內85萬噸鋰精礦的包銷權;還通過收購獲得鹵水提鋰新秀美洲鋰業37.5%的股權。資源部分的短板均已得到彌補,一旦鋰價再次進入上漲周期,相關公司的業績彈性都會再次凸顯。
天齊鋰業:新能源時代的沙特阿美。天齊鋰業和SQM的17年鋰鹽產量約占全球的34.83%,按照中性假設在新能源汽車需求全面提升后,天齊鋰業和SQM的遠期鋰鹽權益產能占比有望達到12.26%,與沙特阿美在石油領域的市場地位相仿,成為新能源汽車時代的“石油巨頭”。
贛鋒鋰業:期待固態電池放量。根據公司17年12月發布的《關于實施全資子公司浙江鋒鋰項目考核與獎勵方案的公告》,要完成第三期考核需要在19年底之前完成3億元第一代固態鋰電池的銷售,按此推斷,公司的固態鋰電池產線應于19年建成投產。公司18年送檢的固態鋰電池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如果19年產線按期順利建成,固態電池有望成為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量。
長期價值凸顯。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帶來鋰需求不斷增長的背景下,目前鋰價已經接近底部區域,加工盈利已經接近歷史低點,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的資源布局已經基本完成。公司的長期價值有望逐步體現。
風險提示:
新能源補貼下滑超預期的風險,新能源汽車產量不及預期的風險,鋰價下跌的風險,匯率波動的風險,財務費用較高的風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