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西部兩大核心城市——西安和成都,正在強力推進公交的新能源化,以此減少環境污染,并提供更加健全的城市公交服務體系。
按照兩城城市交通管理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西安從2016-2018年完成純電動車輛投放達到3650輛,2019年計劃投放1000輛;成都計劃從2017-2019年三年新增新能源車輛5000輛,以此計算,從2016-2019年4年時間中兩城投放的新能源車輛接近一萬輛。
成都、西安新能源汽車車輛投放僅僅是全國新能源公交熱潮的一角。
新能源車輛被認為能夠減少城市汽車尾氣排放所帶來的污染,以純電動公交為例,按照西安市公交總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一輛普通公交車每天的能耗相當于30輛私家車,而使用一輛電動公交車,相當于減少30輛私家車的油耗和尾氣排放。
基于新能源公交對于環保的助益,政策層正在不斷推動全國各個城市公共交通的新能源化。按照交通運輸部的計劃,至2020年底,城市公交、出租車、城市配送物流車領域的新能源車輛保有量將會達到60萬輛,按照2017年年底的保有量計算,這意味著在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年時間中,中國還將有超過3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全國各個城市交通運輸領域應用。
一些新能源制造企業也從中獲益頗豐,客車市場龍頭公司宇通客車也2018年年中報告中表示“在國內市場,受2018年國家新能源客車補貼政策過渡期調整的影響,報告期內行業客車需求,較去年同期有明顯提升,需求結構發生變化,公交占比大幅增加 ”。
毫無疑問,大規模的新能源公交替代行為必然會需要地方財政的鼎力相助,在目前地方債約束嚴格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正在如何實現這一龐大的計劃?
以西安市為例,2016-2018年西安投入了3650輛純電動公交車,其中來自比亞迪的電動公交達到了3050輛。西安公交總公司負責人表示,這3650輛純電動車的投入在50-60億,排除掉新能源補貼后,財政購車至少需要支出30億左右。
作為西部城市,西安在省會城市中并非以財力雄厚著稱,2017年西安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654億元,低于沈陽、合肥等城市。上述負責人表示,為了解決純電動車輛購置的問題,西安采用了融資租賃的方式,即與金融機構達成合作,先進行車輛購買,再分8年由財政資金償還本金和利息。
按照西安市的計劃,2019年還將投入1000輛純電動車,屆時,西安公交將成為繼廣州、深圳之后,全國第三個成為純電動公交的城市。僅以目前的3650輛純電動車計算,這些車輛預計每年將減少碳氫化物排放400余噸、氮氧化物排放1000.1噸、汽油消耗6679升。
在資金問題外,另一個困擾新能源公交特別是電動公交應用的問題在于公交場站的建設,與傳統燃油車不同,純電動公交需要備有夜間統一停放的公交充電站場。
安邸立交公交充電場站是西安最大的純電動公交充電站,項目投資總額3600萬,這一場站用地面積約為42畝,充電樁141臺,大約可以同時滿足124部新能源公交車充電需求,每日約有311部純電動公交進駐充電。以此計算,要滿足2019年年底總計4650部純電動公交進駐充電,至少需要15個安邸公交充電場站這樣規模的公交場站。
鑒于充電場站的建設涉及到城市用地的審批,其建設也并不僅僅局限于資金的投入,更需要政府層面的扶持。“公交純電場站已經成為純電動公交發展最關鍵的一個問題,由于其對用地的巨大需求,政府正在進行更全面的協調和支持”,西安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副總經理宋玉全在接受經濟觀察網采訪時表示。
目前,公交場站建設已經納入西安各區、開發區的年終責任考核——在提前摸排的基礎上,年初西安市市政府會與各區、開發區簽訂目標責任書,年底進行檢查考核。按照西安交通管理部門提供的信息顯示,目前西安全市有公交場站45處,總面積達到1093.5畝。
成都交通管理部門提供的資料也顯示,2018年年內將力爭新增1500臺新能源公交車,同時做好新能源車輛及充電設施的生產應用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