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日前,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青島舉辦電動化技術交流會上,全面闡述了加速推進電動化戰略的決心。
按照計劃,豐田汽車明年年初將在卡羅拉雙擎和雷凌雙擎的基礎推出PHEV插電混動車型,后年將在華首推C-HR和奕澤兩款EV車型,中國市場推廣的車型將優于其他市場。豐田由此將實現在電動化汽車領域(HEV混合動力、PHEV插電混動、EV純電動、FCV氫燃料電池)的全面市場布局,同時豐田汽車也正開始布局在中國商用車領域的電動化。
技術儲備全面超前
作為混合動力的鼻祖,豐田汽車在混合動力技術上一直技術超前,那么在電動車領域實力如何?對此,豐田技術專家久保馨介紹說,車輛電動化最核心的技術是電機、電控和電池,掌握了這三項技術后,通過與發動機、充電設備、燃料電池、儲氫罐等的組合搭配,便可以布局全部新能源汽車。豐田在這些領域可謂實力雄厚。
據介紹,豐田早在1970年代便開始研究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上世紀90年代,研發并銷售電動車RAV4-EV。通過實際銷售,豐田了解到電動車存在諸多課題。但受當時續航里程短、搭載大量電池導致成本升高、充電時間長等問題,豐田將研發EV積累的電動化技術,轉向混動車型上的技術研發。
通過近20年的混動技術發展,豐田已經形成了以電機、電控和電池為核心的電動化關鍵技術儲備,而2020年推出純電動車,也是因為豐田要不斷完善技術積累,攻克技術難點后,再將技術推廣到市場中。
同時,在未來豐田插電式混動車型上,豐田將沿用HEV混合動力車型上成熟的電機和電控PCU,同時增加電池容量并解決外部充電。與混動車型相比,燃料電池車依然采用電機、電控、電池,增加專用FC氫燃料裝置,取代混動車型上的發動機。未來,豐田純電動(EV)車型上,也將在電動化三大關鍵技術的基礎上,增加電池容量并支持外部充電。
電動化車型比例過半
豐田將于2020年首先在中國正式引進量產型EV電動車,貫穿商用、共享服務等廣泛用途。之后向全球推廣豐田和雷克薩斯兩個品牌的產品。然后,計劃到21世紀20年代前半期在全球推出10多款EV電動車。在氫燃料電池車方面,豐田除了2014年已經推出的MIRAI車型外,還將推出SUV、高檔車等車型,同時推出巴士、卡車等商用車。此外,豐田還將與其他企業合作,推廣燃料電池技術。
接下來,豐田到2025年前后為銷售的所有車型設定電動化選項。不斷擴大普銳斯、MIRAI這種電動專用車的產品陣容。2030年,在所有在售豐田車中,電動化車輛將占到50%以上,其中,EV純電動車和FCV氫燃料電池車占到10%以上。換算成銷量,電動化車輛合計達到550萬輛以上,不使用汽油的EV純電動車和FCV氫燃料電池車,將達到100萬輛以上的規模。
構建電池回收網絡
在追求節能環保的當下,眾多車企都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各大造車新勢力對新能源車市場也是虎視眈眈,電動車層出不窮。但是一直有個問題在困擾筆者,那就是車輛電池如何回收?此次,豐田給出了答案。
久保馨介紹說,隨著電動車的增加,使用的動力電池也在不斷增加。電池需要數量有限的稀有金屬。如果不采取再利用和再循環等措施,就會出現資源不足導致價格飆升、工業廢棄物增加等問題。在中國市場,豐田已經開始制定詳細的電池回收計劃,中國市場也是繼日、美之后第三個計劃實施的國家。
據了解,豐田自發售普銳斯以來,便致力于構建回收網絡,對混合動力車的電池進行再利用和再循環。除了修復電池的再利用和材料的再循環之外,還做了很多其他努力,例如,用作經銷商電源的定置式蓄電池、用于電力基礎設施的蓄電系統。今后還將拓展到EV用電池上,并將再利用擴大到工廠、發電站等地,積極推動資源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