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遠景集團宣布將控股日產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日產”)旗下電動電池業務和生產基地-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oration(下稱“AESC”)。遠景將同時收購日本電氣旗下的電池電極生產業務公司 NEC Energy Devices, Ltd. 的全部股權,收購完成后,日產將擁有新公司20%的股權,攜手遠景共同推動電池儲能技術及能源物聯網的發展。
根據協議,日產將在遠景成立的新公司中保留25%的股權,該協議涵蓋日產在美國田納西州和英國的電池工廠,預計收購將于明年3月完成。日產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協議中涉及的電池工廠的所有員工都將繼續受雇。
日產首席競爭官Yasuhiro Yamauchi在聲明中表示,“該筆交易將使日產專注于開發和生產市場領先的電動汽車,與我們中期計劃中的目標也相符合。” 遠景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雷在聲明中表示,該合作伙伴關系將有助于為“物聯網價值鏈”創造創新解決方案。
遠景是一家能源物聯網領軍企業,構建了全球最大的能源物聯操作系統 EnOS? ,連接協同全球5千萬個風電、光伏、儲能、充電樁、電動汽車和樓宇智能終端。遠景也是全球領先的智能風電整機企業。除了推動 AESC 鋰離子電池研發創新外,遠景還將通過物聯網技術賦予電池系統更多的網絡智能,并讓電動汽車參與構建清潔和智能的未來能源系統。
第8批新能源車推廣目錄新增43款車型
8月2日,工信部公告了2018年第8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共計385個新能源汽車產品型號被予以推廣應用,較今年第7批目錄342個型號有所提升。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為51個型號、新能源客車為152個型號、新能源專用車為182個型號。51個新能源乘用車型號來自25家生產企業,數量最多的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寶駿牌純電動轎車占8個型號;其次是東風汽車集團和榮成華泰汽車,第三為浙江豪情汽車。
科恒股份:公司與銀隆的業務存在風險但尚可控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科恒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近幾年來,無論是鋰電設備還是鋰電材料,公司與沃特碼都沒有業務往來。公司同時表示,目前來看,公司與銀隆的業務存在風險但尚可控。
特斯拉證實超級工廠電池產量超過其他所有車企總和
北京時間8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特斯拉同松下在美國內華達州聯營的電池工廠Tesla Gigafactory 1在產量方面已創造卓越的紀錄。
特斯拉已經證實,Gigafactory 1超級工廠的的電池產量已經達到約20GWh,其還宣稱這一規模要比其他所有汽車生產商電池產量的總和還要多。此前有媒體發布預計稱,基于Model 3的產量在上月已經達到每周5000輛的水平,由此反推Gigafactory 1工廠的電池產能已經達到約20GWh。
如今特斯拉在致股東信中證實了這一消息。特斯拉在信中表示:“在今年7月底,Gigafactory 1工廠的電池產量已經達到(年化)約20GWh左右的水平,由此該工廠成為全球范圍內電池生產規模最大的工廠。基于上述產量,特斯拉目前所生產電池的容量若以kWh為單位計算,其要比其他所有汽車制造商電池產量的總和還要多。”
比亞迪廣告門最新進展:陳振宇已脫離嫌疑人身份
比亞迪“廣告門”事件歷時半個多月,隨著關鍵人物李娟老公、陳振宇等人的發聲,事件呈現出更多謎團和矛盾點。此前,一份網傳的李娟自白書將所有責任推給了名為“陳振宇”的上線。但據涉事供應商回復《中國經營報》記者的最新消息稱:“陳振宇經警方初步排查,已經脫離了嫌疑人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