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近日,格林美(002340)發布2017年財報,公司實現營收107.52億元,同比增長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億元,同比增長131%。其中,電池材料與電池原料業務板塊營收為55.32億元,同比增長166%,貢獻毛利額13.31億元。
電池材料貢獻毛利額超13億 格林美新能源價值鏈效應凸顯
圍繞打造“電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電池包再造—新能源汽車服務”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循環價值鏈,格林美在各大環節的布局有了新的進展。
根據格林美最新一季度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30.48億元,同比增長8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達1.71億元,同比增長68%。
3億Ah鋰電池項目叫停 深陷泥淖的大東南面臨退市風險
陷入鋰電業務泥淖,大東南面臨退市風險。
4月28日,大東南(002263)公告顯示,公司將終止實施“年產3億Ah高能動力鋰離子電池建設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的實施主體為公司全資子公司浙江綠海,項目預計總投資為79560萬元。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投入8377.68萬元,項目進度10.53%。
大東南表示,由于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對汽車用動力電池的補貼政策不明朗,下游需求疲軟,公司動力產品在市場需求量低迷的情況下,采取謹慎擴產。同時,鋰電池上有原材料漲價幅度較大,造成成品市場價格走勢不明朗,公司為規避上述風險,計劃終止實施該項目。
鋰電設備業務持續快速增長 先導智能Q1營收6.57億
4月26日,先導智能(300450)發布2018年一季報顯示,公司1-3月實現營業收入6.57億元,同比增長150.58%;專用設備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15.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3億元,同比增長90.8%,專用設備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44.21%,公司每股收益為0.39元。
公司表示,1、報告期內,受益于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的支持,鋰電池行業繼續快速持續發展,公司鋰電池設備業務也實現了持續快速的增長;公司在穩定原有客戶的基礎上,積極開拓新客戶,鋰電池相關設備的生產銷售業績較去年同期有顯著提升;本報告期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較上年同期新增全資子公司珠海泰坦新動力電子有限公司凈利潤。2、報告期內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貢獻金額約為90萬元。
公司18650/21700圓柱形鋰電池卷繞機解決了設備的效率瓶頸,最高效率有望達到40ppm,遠超日韓設備28PPM的水平;大量采用伺服技術,使得產品生產規格切換更加便捷;同時,該產品還采用更先進的糾偏技術,使電芯的卷繞對齊度穩定在0.2mm以下,比國內0.5mm、國外0.3mm的標準更高。
鋰電材料和設備業務發展良好 科恒股份Q1營收增長87.18%
得益于鋰電材料和鋰電設備業務的高速增長,科恒股份取得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近日,科恒股份發布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稱,公司1-3月實現營業收入6.09億元,同比上升87.1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37.51萬元,同比增長37.24%。
其中,稀土發光材料實現營業收入2113.9萬元,同比增長5.71%,鋰電材料實現營業收入3.97億元,同比增長82.31%,鋰離子電池自動化生產設備實現營業收入1.67億元,同比增長94.94%;本期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大幅增長。
科恒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收入及凈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原因為所處新能源行業及公司鋰電正極材料和鋰離子電池自動化生產設備業務發展較好,公司按照經營計劃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營業收入保持穩定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本期子公司深圳市浩能科技有限公司鋰離子電池自動化生產設備業務業績增長良好,收入及利潤同比增幅明顯。
天齊鋰業擬申請香港H股上市 加速推進國際化戰略
天齊鋰業(002466)發布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1-3月實現營業收入逾16.6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6.9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達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2.7%。預計今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14.5億元,增幅為40.69%-56.93%。
在公司穩健成長的同時,為進一步提升規范運作能力,推進國際化戰略,拓寬融資渠道,今年3月22日召開的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同意公司擬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的議案;4月24日召開的2017年度股東大會審議并通過本次發行方案。
天齊鋰業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發行H股事項公司董事會經過審慎考慮,在公司國際化進程中,選擇在香港上市而不是其它地區,為一個較合理的決策;其次,當前全球對新能源行業整體持樂觀態度,尤其對于鋰業,依據不同財務估值方式,對H股估值充滿信心,管理層也會審慎推進,以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為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