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進行之際,3月25日,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張書峰受邀出席騰訊博鰲午餐會,與社會各界就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等相關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當日,PPP成為熱點話題,而華夏幸福產業新城PPP模式作為行業標桿備受關注。
“一帶一路”的新動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積極擴大對外開放,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沿線國家加強戰略對接、務實合作。此舉代表了國家再次向外界傳遞推動全球化的態度,以及繼續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主動力的決心。
目前,全球經濟處于弱周期時期,基建投資對“一帶一路”最具戰略優勢,也將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而此前在國務院出臺的清理地方債務的文件中,引入PPP等方式被明確提及。PPP能給項目提供大量現金流,保證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并在全球范圍都有所應用,所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將會被更廣泛認可,從而持續推動經濟發展。
與會嘉賓認為,全球化在中國經歷了30年的歷程,為中國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和變化。但由于過去市場化程度不夠,導致公共產品供給不平衡和公共服務不足。要解決上述問題,PPP這種創新模式十分有效。目前在中國,PPP項目覆蓋19個領域,與中國城鎮化、綠色發展的趨勢非常吻合。
在張書峰看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快速發展,恰逢國家又剛剛出臺了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國家基礎設施、城市公共設施的37條,而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也正在全國推行PPP模式,才使得社會資本投資活力得到不斷釋放,從而成為中國經濟新一輪發展的重要動力。
縣域經濟的強心劑
作為國內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十五年來,華夏幸福依托PPP模式,為中國縣域經濟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2002年,河北固安政府就與華夏幸福共同探索PPP模式,2016年固安從2002年全年財政收入僅1.1億元升到了80.9億元。通過不斷創新升級,華夏幸福PPP模式相繼受到國務院、發改委和財政部等主管部門的認可。
在此過程中,華夏幸福秉持“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發展理念,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城市,并堅持“產業優先”的核心策略,通過龍頭引領、產學研合作、創新驅動、資本驅動等模式,加速產業集聚和升級,為區域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提供持續的發展動力。
此外,華夏幸福還深耕全球價值鏈,事業版圖已遍布全球50余個區域,并聚焦電子信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命科學等十大重點產業,形成了百余個區域級產業集群。
正如張書峰所言,在可見的期限內,PPP模式能持續不斷地為經濟帶來穩定和高質量的增長。“在頂層設計和探索實踐下,這是中國的信心所在,也是我們企業的信心所在。”
(新能源產業招商負責人:毛家申 聯系電話:15157000150 微信:mm124110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