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威創元杜文龍在鋰電大數據峰會上發表了《機遇與挑戰,動力鋰電池發展中的幾個問題》的主題演講。
杜文龍認為,當前動力鋰電池發展存在技術路線問題、材料體系問題、補貼問題、電池制造的工程化和過程控制問題等等。他針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詳細的分析。
在技術路線問題上,一是圓柱、方形和軟包的選擇,三者在形狀、出現時間、標準化程度、技術先進性、空間利用率、工藝(高壓化成)等方面的差異,當前歐美日韓以圓柱為主,而大陸以軟包、方形為主,這主要是受標準化及安全性要求不一樣的影響;二是卷繞和疊片的選擇,隨著自動化程度提高,疊片速度越來越快。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卷繞由于芯部與外圈的壓力、張力均有不同,對極粉效力和粘結力、電解液浸潤、電子活性,均會造成差異,電池單體內部不同區域理化性能和電性能均有不同,會影響電池品質;而疊片并不存在此類問題,工藝也更加先進。
在材料體系問題上,不同的材料帶來電池的多方面的不同,當前正極材料主要是錳酸鋰、三元、碳酸鋰,目前正極材料存在三元與磷酸鐵鋰之爭,應從安全性、穩定性、性價比等角度進行詳細對比,對于材料體系未來發展方向,企業本身只能選擇性價比更好利潤更好的路線,政策應該引導企業在遵守市場規則的前提下做正確的符合長遠發展的選擇。
杜文龍指出,在“鋰電池是非標的定制產品”前提下,只有穩定的高品質產品,才有定價、標準、產業發展的話語權。應該在質量的前提下考慮價格和成本,而不是在價格、成本的基礎上考慮質量。
此外,杜文龍還對補貼問題、電池生產的工程化與過程控制問題等簡要發表觀點。
超威創元堅持以技術為先、厚積薄發、科學布局,力爭于2020年實現規模效益最大化,自2006年起超威創元主要針對動力和儲能型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形成全產業鏈結構,在前端上,致力于高性能材料、電池管理系統研發;在中端,研發電池單體、PACK管理系統(IDBMS),在后端上,主要針對鋰電池項目、鋰電池網絡銷售及回收、梯級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