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外媒報道,由蓋世汽車整理相關數據,美國六月份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銷量達到9777輛,較去年同期8799輛相比增長11.1%,而全年總共實現52580輛,同比增長8.1%。
另外,電動車市場規模是美國所有細分市場里增速最快的,而本月的美國環保車(包括柴油、混合動力、電動車等其它新能源汽車)卻同比下降了20.5%,今年上半年更是下跌了22.7%至197,026輛。
這說明,電動車市場增大的同時,在環保車里面的占比也變多,電動車搶占了混合動力等其它環保車的市場份額。
相比五月,整體變動不大,不過特斯拉 MODEL X來勢洶洶,還有上升空間。從榜單可以看出,特斯拉的優勢非常明顯,特斯拉就像比亞迪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不知道的朋友請翻閱筆者前幾期文章),不過近幾天連續三起特斯拉事故,或許會有些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日系雖說在環保車市場表現強悍,但除了日產聆風,其它的在電動車市場表現很糟糕,比如6月份普銳斯系列一共銷售11027輛,而插電式普銳斯卻只有11輛。還有氫燃料的豐田MIRAI,在6月份也賣了40輛,但是MIRAI目前的產量只有9輛每天,這說明豐田對開發美國氫燃料電動車市場相當重視,甚至是一種戰略考慮。
另外,相比國內暢銷的電動車,這些暢銷電動車價格普遍偏高,定位更加高端。而且,插電式混合動力與純電動市場平分秋色,其中純電動是特斯拉品牌、聆風、SPARK,沃蘭達與寶馬I3為增程式,其它的都是對應品牌相關車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版。以特斯拉、日產聆風為首的純電動當前銷量占比更大,但是以美版福特蒙迪歐為首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正在快速追趕。
這十款車雖說是美國人民最喜愛的電動車,但是絕大部分國內都有的買,比如特斯拉、寶馬I3、奧迪A3 e-tron 等,不過價格略高,這是這些車型一直很難打開市場的原因之一。不過筆者私以為,這些車型定價之高絕不僅僅是因為關稅太高,背后應該是一種壟斷策略,比如,豐田的混合動力早就進入到國內,也是因為價格太高而無法走量,然后現在低價推出卡羅拉、雷凌雙擎,就賺得盆滿缽滿,這是跨國企業的慣用伎倆,中國品牌應當對此有所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