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福昌科技公司倒閉事件已經過去三天,無論是供應商還是員工都還未得到妥善滿意的解決方案。
而福昌公司只不過是供應鏈公司倒閉大潮中的冰山一角,事實上,在以硬件生產加工聞名的珠三角地區,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在福昌之前,一家給惠普提供塑料外殼的模具生產商也宣告倒閉,供貨商的欠款仍未還上。但像福昌這種中上游的供應商倒閉情況并不多見。
倒閉前想上市?
福昌成立于1997年,是深圳的明星企業,主要生產手機殼的上蓋、下蓋、中框,以及機頂盒配件,為中興、華為、TCL等手機廠商供應手機配件。在行業內,其基本屬于中上流的公司。
根據公司內部10月8日貼出的公告,此次倒閉是由于涉訟、銀行收貸所造成。
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14年報告顯示,在2014年福昌的債務情況已經相當嚴重:2014年福昌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營業收入4.59億元、凈利潤1905萬元,負債5.6億元。
然而,根據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福昌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在7月份之前仍然為陳金色一人獨資,一直以來也并未進行股份制變更。并且福昌偉業因未提交2014年年度報告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上市是福昌公司為掩蓋債務而制造的幌子,倒閉背后的事實真相新聞媒體仍在調查。而我們從此事中可以看到的是:無論是否故意破產,無可否認的是硬件代工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寒潮。業內人士分析,3C市場競爭加劇、產品迭代加速,市場對創新乏力的供應商淘汰作用明顯。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一點,缺乏創新力是根本原因。反觀電動車,行業分析師對目前的電動車產業觀察的幾點看法,值得思考,筆者摘錄如下。
信息化的車輪把世界碾壓成了一個扁平的舞臺,在電動車行業,自6.1小牛發布會,6.15京東眾籌后,嘿車、得威,再到近期的璞物、一威紛紛舉辦發布會,大講特講互聯網,面對“你方唱罷我登場”帶來的眩暈,一向本分踏實的我們似乎有點坐不住了!。不管今天的“互聯網+”概念炒得有多火,最后還得九九歸一,線上和線下一體化。
下面的“兩個思想”總結了當下的電動車行業,以饗讀者:
尊重常識:切勿神化互聯網思維
當下的小米、雕爺等大批互聯網企業制造出的銷售特例,神化了互聯網思維,很多人以為只要化身互聯網,天上就會有掉餡餅的事情。
其實,今天的移動互聯網,基本上就相當于一種技術手段,就像當初我們用了幾百年的算盤一樣,后來終于有了電腦,我們用電腦取代了算盤。那么,工具替換了,是不是計算方式和內容就沒有了呢?恰恰錯了,計算方式和內容永遠存在,“天有大算盤,人有小九九”,道理就是這樣簡單,當電動車企業家慢慢接受了移動互聯網這個常識和這些技術以后,下一步就不是“互聯網+”了,而是“電動車+互聯網”。
O2O不應該只是“從線上到線下”的概念,而更應該強調“從線下到線上”。任何一個企業要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最后要往后走的時候,衡量你本事的不是提一個飄忽的概念,而是在服務客戶的“最后一公里”(編者注:原意指完成長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為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最后的而且是關鍵性的步驟,通常還說明此步驟充滿困難),從這個意義上講電動車企業家們絕對不要輕視和丟掉自己的真理,就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東西,包括好的產品和服務,這才是硬道理,這就是常識。
敬畏規律:用1%的差異去創造100%的市場
透過現象看本質,環境變了,機會也變了,如今是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利潤下滑。當我們今天面臨總需求小于總供給(電三、電四、自行車的崛起)的市場,打價格戰、以舊換新、廣場活動、買贈,這些傳統營銷方式都失效了。
為什么很多電動車老板說“不降價促銷賣不出去,降價又沒有利潤”,答案很簡單,你一定是就產品賣產品,這是一種低效的營銷方法。很多企業家又說,電動車產品同質化嚴重到底怎么賣?當你無法改變產品就改變對產品的看法,用1%的差異去創造100%的市場。
那什么是規律?回歸人性,電動車到底是工具還是什么?如果是工具就要進行需求細分,運用吸銷思維,改變過去的推銷思維。什么又是吸銷思維?舉例,去頭屑海飛絲,頭發柔順飄柔,我想說的意思是海飛絲頭發不柔順,一樣柔順,飄柔不去頭屑,一樣去頭屑。這就是吸銷思維。當我們提到鋰電車的時候想到松吉鋰電車,那當我們在談論質量、續航、安全和性價比等等方面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么?
回歸本質:還原一輛電動車本來的樣子
電動車行業的本質到底是什么?提到電動車我們聯想到什么?送水、送快遞,其實我認為電動車就是代步工具,沒有什么身份象征。如果全民都在用電動車,低端人群與高端人群是沖突的。諾基亞手機既賣給高端人群又賣給低端人群,大小通吃,可能嗎?什么是戰略?戰略就是放棄,放棄自己該放棄的,這一點很重要。娃哈哈當年推出娃哈哈童裝,結果是敗得一塌糊涂。原因就是沒有認清本質,自信的認為娃哈哈這么成功,做娃哈哈童裝一定成功。
在業內,松吉電動車專注鋰電車研發和推廣使之成為該領域的引領者,它的經驗值得借鑒。從一輛車最本質的安全、續航、外觀、舒適、動力出發,全車采用鋁合金材質降低重量,增強強度,可以折疊隨身攜帶,快拆秒換電池,給予了人們極大的方便,同時應用智能科技,讓電動車的使用更方便,更快捷、更輕松。激發消費者原本沒有發現的需求,使之風靡,成為了一種新的消費時尚。由此發現,回歸本質,會讓我們得到更多創新的靈感。
尊重常識,敬畏規律,認清本質,電動車行業的轉型升級之路曲折而漫長,也許創新力是最好的探路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