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2023年7月21日,中國鋰電池產業(yè)鏈迎來了一個堪稱里程碑的重磅消息。
廣州期貨交易所正式上市碳酸鋰期貨,成為全球第四個具備鋰期貨合約的交易所,從此,中國開始了對碳酸鋰定價權的爭奪和掌控。
眾所周知,中國已經是無可爭議的新能源大國,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鋰電池,還是鋰電池主要原材料碳酸鋰的產能等,中國都占據了全球半壁江山。
然而在碳酸鋰的定價上,中國卻嚴重缺乏話語權,這一方面跟中國在鋰資源儲備,尤其是優(yōu)質鋰資源儲量上,相比南美、澳大利亞等國家確實要差一大截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缺乏合適的價格發(fā)現金融工具。
現在廣期所的碳酸鋰期貨上市,終于填補了這個缺口,無論是對整個鋰電池產業(yè)鏈,還是長期的新能源發(fā)展,都有深遠意義。
為什么碳酸鋰期貨很重要?
期貨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可以加杠桿的賭博工具,任何金融市場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于金融投機,但對于很多金融工具來說,投機只是副產品,為經濟服務才是最重要的功能,期貨最重要的經濟功能就是提供價格發(fā)現。
在此次廣期所上市碳酸鋰期貨之前,國內的碳酸鋰并沒有一個權威的價格發(fā)現平臺,碳酸鋰的價格主要由現貨報價,比如我的鋼鐵網、上海鋼聯(lián)、SMM等大宗商品報價平臺上的報價產生,以及無錫電子盤的碳酸鋰現貨遠期合約,還有海關進口鋰鹽價格平臺和碳酸鋰拍賣拍價平臺等多個平臺產生。
沒有統(tǒng)一權威的價格發(fā)現平臺造成的結果就是,碳酸鋰的報價非常混亂,不僅幾個平臺之間的價格差距很大,甚至同一個平臺的價格差距也很大,就比如現貨平臺,不同大宗商品報價平臺的價格差距也可以很大,甚至達到1、 2 萬元每噸的差距。
結果就是國內的報價頻率太頻繁,價格波動也非常大,甚至跟海外的價格差距很大,最終行業(yè)以海外的價格為準,定價權完全交給了海外。
而國內碳酸鋰期貨的上市將終結這個混亂的報價機制,后面國內的碳酸鋰定價將逐步以廣期所的碳酸鋰期貨為準,以國內在鋰電池產業(yè)鏈的影響力,長期將逐步掌控全球范圍內的定價權。
國內產業(yè)鏈對于鋰鹽的價格錨也將由現貨價逐步轉為期貨價,中下游也可以借助碳酸鋰期貨進行價格鎖定,避免價格大漲大跌給企業(yè)經營帶來大波動。
掌控鋰鹽定價權
為什么說廣期所上市碳酸鋰期貨,意味著中國將開始逐步掌控鋰鹽的全球定價權?這跟國內在產業(yè)鏈上的話語權有關,也跟國內碳酸鋰期貨的特色有關。
國內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上的優(yōu)勢無需贅言,雖然最上游的鋰礦資源相比南美幾個國家差一些,但總體上中國也不差鋰儲備,尤其隨著鹽湖提鋰技術的進步,以及青海、西藏等環(huán)保和宗教等因素逐步解決后,國內的鋰礦資源長期不會成為卡脖子因素。
廣期所的碳酸鋰合約和海外的碳酸鋰合約相比也有所不同,國內是現貨交割,海外是現金交割,而且漲跌停幅度很小,只有上一個交易日結算價的正負4%。期貨價格變動趨緩,這樣的漲跌幅度,即使有人想要過分投機,也很難全身而退。有望真正成為供應商的套保工具,而非純粹的投機工具。
不過話說回來,就目前國內動力電池行業(yè)巨頭壟斷的格局,尤其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在動力電池行業(yè)的壟斷性競爭優(yōu)勢,廣期所的碳酸鋰期貨最終會不會淪為巨頭們的玩物,成為這些巨頭意志的體現?
至少這是值得擔憂的點之一。
但不管怎么樣,國內碳酸鋰期貨的推出,對于整個產業(yè)鏈都是利大于弊的,行業(yè)上游可以根據價格指引進行套期保值,避免價格暴漲暴跌,降低交付風險,提高公司經營的穩(wěn)定性,對于中下游甚至更重要,尤其對中游和實力比較弱小、沒有成本轉移能力的下游更重要。
鋰電池中游最受益
今年鋰電池中游很多公司的2023年業(yè)績中報預告慘不忍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上半年碳酸鋰價格的暴漲暴跌。
比如德方納米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10.4億元至11.7億元,要知道它去年同期可是大賺12.8億元。又比如龍蟠科技,同樣預計上半年巨虧6.3億到7.6億。
原因是鋰電池中游是典型的兩頭不討好,完全不具備話語權那種。
鋰價持續(xù)上漲的時候,上游廠商惜售,價格越來越高,甚至有可能毀掉此前的低價訂單,中游又不具備向下游轉移成本的壓力,只能自己承擔漲價的壓力,或者下游看到價格漲起來了會推遲拿貨。
這一點在今年這種碳酸鋰瘋跌瘋漲的行情下尤其明顯,下游與中游交易時,通常會使用當月價格或下月價格進行計算,即M月(當月)與M-1月(上月)。當碳酸鋰價格處于上升趨勢時,下游傾向于使用M-1月進行計價,相反,當市場處于下行周期時,則傾向于使用M月價格作為參考基準。
而中游則只能自己承受碳酸鋰上漲或者下跌帶來的成本壓力,最終反映在財務表現上。
現在碳酸鋰期貨上市了,中游完全可以利用合約作為套期保值工具,選擇合適的價格鎖定,到期了實物交割,再也不用擔心上游和下游耍賴,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平緩行業(yè)中游的業(yè)績表現,對于企業(yè)的經營而言,可以算是一個大利好。
對于已經調整了一年多的行業(yè)而言,也意味著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初露,行業(yè)的未來開始慢慢值得看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