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內燃機時代發現了石油,新能源時代又發現了鋰礦,伊朗真有點天選之子的味道”。
3月4日,伊朗國家媒體報道,伊朗宣布發現一個大型鋰礦。
據工業、礦業和貿易部官員穆罕默德·哈迪·艾哈邁迪介紹:“這是伊朗首次發現鋰礦,位置在哈馬丹”。
伊朗工礦貿易部勘探事務辦公室主任稱,這處鋰礦的儲量可到“850萬噸”。超越澳大利亞,位居全球第二。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22年發表的一份報告,全球范圍內共發現8900萬噸鋰。澳大利亞、智利(儲量第一,920萬噸)、阿根廷是主要生產國。
盡管鋰礦是鋰離子電池生產制造過程中主要的上游原料,但馬斯克在特斯拉投資者日上也表示,新能源鋰電池生產過程中的關鍵限制來自于提純鋰元素的產能,而不是發現鋰礦資源。地球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壟斷鋰礦資源。
PS:全球的鋰儲量是足夠支持電動汽車發展的。近兩年鋰礦價格持續瘋狂,也主要是是因為疫情、以及一些投機倒把的人耍的伎倆等各方面原因,導致供需不平衡的市場。今年碳酸鋰價格已經出現明顯的回落。
所以,關于“850萬噸”,這個數值到底是資源量、基礎儲量還是儲量,還是需要待確認的,這直接決定了它的可開采性。要是真儲量,那可美了。
網友們疑問,這則重磅消息是不是會帶來碳酸鋰價格的持續下探呢?
另外,據報道,收到寧德時代“鋰礦返利”計劃的眾多車企好像不是很買賬,一是不想被寧王綁死,二是做這筆買賣也許并不是那么劃算?(難道碳酸鋰價格真的可以跌破20萬嗎?不給鈉離子電池留活路?寧德自己的鈉離子電池不裝車了嗎?)
很多的不確定,包括老美可能又要去伊朗進貨了,伊朗能夠守得住嗎(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