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5月26日晚,鹽湖股份披露擬投資新建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包括新建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和年產2萬噸氯化鋰,總投資約70.82億元,建設周期為兩年。
這是鹽湖股份的第三個鋰鹽項目,也是鹽湖股份獨立投資的第一個鋰鹽項目。有分析人士表示,鹽湖股份此次獨立投資,一個主要的原因或是“趕進度”,同時公司也有相對充裕的資金支持。
公開信息顯示,鹽湖股份旗下藍科鋰業(yè)現有碳酸鋰產能3萬噸。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藍科鋰業(yè)生產和銷售工作都在按計劃進行,藍科鋰業(yè)的主要產品為工業(yè)級碳酸鋰,最新出廠噸價約45萬元。“近期銷售較此前略有下滑,但銷售工作還是在正常進行。”鹽湖股份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藍科鋰業(yè)的產能釋放情況已漸入佳境,年產3萬噸裝置日產碳酸鋰在100噸左右,預計進入6月后可進一步提升至120噸至130噸。
有接近鹽湖股份的人士告訴記者,雖然新擴建產能與藍科鋰業(yè)沒有直接聯系,但鑒于藍科鋰業(yè)已實現規(guī)模化生產,新項目后續(xù)將加強與藍科鋰業(yè)在項目建設、人員、生產等方面的合作。
另據了解,鹽湖與比亞迪合作的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也在努力推進中,目前比亞迪正在利用該公司自有提鋰技術進行中試工作,待中試成果驗證后,雙方將協商項目的啟動事宜。
就在鹽湖股份鋰鹽項目啟動前一天,贛鋒鋰業(yè)剛宣布擬投資不超20億元在豐城市建設鋰輝石提鋰生產基地,形成年產5萬噸碳酸鋰當量的鋰電新能源材料產能。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年產2.5萬噸氫氧化鋰項目。
公開信息顯示,當前贛鋒鋰業(yè)的碳酸鋰設計產能為4.3萬噸/年,有效產能為2.8萬噸,產能利用率約69%,氫氧化鋰產能為7萬噸/年,產能利用率達到87.98%。若公司碳酸鋰設計產能達產及豐城項目順利投產,公司碳酸鋰合計產能將超過9萬噸,屆時公司碳酸鋰產能將成功翻倍。
幾天前的5月23日,中礦資源披露擬定增募資不超30億元,用于春鵬鋰業(yè)年產3.5萬噸高純鋰鹽項目、津巴布韋Bikita鋰礦建設工程和改擴建工程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鋰鹽項目的投資額為10億元。中礦資源目前擁有鋰鹽總產能2.5萬噸/年,其中包括1.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產能和1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產能,這次擴產的鋰鹽也是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完成了近乎1.5倍的產能增加。
還有一些其他鋰鹽項目也在快速推進中。
“鋰資源開發(fā)已成為影響鋰電池產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有券商研報稱,政策支持疊加產業(yè)資本集聚,國內鋰資源開發(fā)速度有望進一步加快。公開信息顯示,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下游電池廠家都已布局鋰礦(鹽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