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鋰行業供需緊平衡局面繼續延續,鋰價有望維持強勢
供給端,全球鋰資源短期內新增產能有限,供給短缺局面已經基本確定,而在需求端,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下游需求正在加速釋放。根據我們測算,預計2020-2023年全球鋰供需平衡分別達到+5.4、+1.0、-2.3、+5.3萬噸LCE,2021-2022年將繼續維持緊平衡局面,鋰價有望持續走強,鋰礦企業有望充分受益,主要受益標的包括贛鋒鋰業、天齊鋰業、永興材料、盛新鋰能、鹽湖股份、科達制造、西藏珠峰等。
供給端:短期增量有限,繼續延續緊張態勢
西澳鋰礦伴隨產能的不斷出清,在產礦山僅剩4座,短期內新增產能有限,供給增量將以建成產能為主。同時,南美鹽湖擴產計劃推遲以后,雖然未來有一定規模的產能投放,但預計將從2023開始集中釋放。此外,國內正在加快鋰資源開發節奏,鹽湖、鋰輝石、鋰云母路線百花齊放,產能增速也相對較快,但由于基數較小,整體增量也比較有限。因此整體來看,未來1-2年內全球鋰資源供給增幅較小,供給緊張局面已經基本確定,預計2020-2023年全球鋰供給分別達到42.7、53.1、68.3、96.8萬噸LCE,CAGR達到31.4%。
需求端:需求加速釋放,成長屬性凸顯
全球電動化趨勢不斷加快,中國、歐洲與美國等主要國家或地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均在不斷提升。同時,儲能電池需求有望受益于電力儲能與通訊儲能的發展實現快速增長。此外,3C電池也將隨著5G技術的逐步應用迎來發展春天。整體來看,鋰資源下游需求正在加速釋放,行業成長屬性也在不斷凸顯,預計2020-2023年全球鋰需求分別達到36.2、50.4、68.4、88.9萬噸LCE,CAGR達到34.9%。
供需對接:2021-2022年行業供需持續偏緊,鋰價易漲難跌
雖然最新的電池級碳酸鋰報價已經達到10萬元/噸以上,底部翻倍有余,但根據我們測算,預計2021-2022年全球鋰行業供需偏緊態勢難以改變,剛性缺口下鋰礦易漲難跌。為了判斷鋰價波動區間,我們繼續從供給端出發,畫出鋰精礦成本曲線,研究發現位于成本曲線最右端的鋰礦完全成本已經達到700美金/噸,其對應的碳酸鋰生產成本接近7萬元/噸。加上增值稅以后,碳酸鋰底部價格已經接近8萬元/噸。當然8萬元只是底部價格,目前最新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報價已經遠超此水平,我們認為在2023年之前鋰鹽剛性缺口難以彌補之際,長時間的供不應求容易導致價格持續飆漲,甚至沖擊前期16萬元的歷史高位水平。而鋰鹽價格大漲,我們需考慮下游接受程度,經過測算,以一輛65Kwh的電動車為例,當碳酸鋰價格分別上漲到15萬元、18萬元時,整車電池成本相較于當前分別上升1726元、2761元,鋰價上漲對整車成本影響可控。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行業新增產能投放超出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