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國內在動力電池生產商中排名第四的中航鋰電,計劃在明年IPO。據此前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統計,中航鋰電2020年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達3.55GWh,市場占有率5.6%,排名行業第四。而前三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和LG化學。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從中航鋰電一季度的裝機量表現來看,其1.4Gwh的裝機量,較之去年同期漲幅超970%,即使放在全球裝機量TOP10的企業中,也是獨領風騷。甚至從國內市場表現來看,在2021年4月份,中航鋰電的裝機量已經超過LG排名第三,高達9.3%的市場占有率,讓其成為僅次于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存在。
但即便如此,中航鋰電也沒有停下繼續征伐的腳步。6月1日,中航鋰電董事長劉靜瑜甚至在電池產能規模上,為公司定下了300GWh的目標。而從中航鋰電的表現來看,這一目標并不是信口開河。自進入2021年以來,中航鋰電便一直在簽約、擴產的道路上越奔越遠。
1月18日,總投資138億元、主要建設產能25GWh鋰離子動力電池產能以及配套設施的江蘇四期項目在金壇順利簽約,標志著中航鋰電2021年量產、在建及新建產能突破100GWh;2月26日,同樣投資100億級的中航鋰電23GWh的江蘇三期項目正式開工;3月2日,中航鋰電又一投資100億元,分兩期建設的廈門二期項目正式開工,兩期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能20GWh的國際領先的智能化工廠;
而4月6日,中航鋰電A8項目銀團簽約成功,總投資27億元,規劃建設6GWh鋰離子動力電池及電源系統產業基地;5月9日,中航鋰電與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簽署項目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中航鋰電廈門基地30GWh動力電池擴產項目達成合作共識;5月29日,總投資280億元、規劃產能50GWh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成都基地項目正式落戶成都經開區,該項目分兩期建設,產品主要配套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及儲能市場等應用領域;隨后僅隔一天,5月31日,中航鋰電又與武漢經開區簽署《中航鋰電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武漢基地項目投資協議》,該項目總投資100億元,計劃新建產能20GWh。
從以上種種不難看出,中航鋰電正在朝著300GWh的目標努力前進,而即便是粗略估計,中航鋰電進入2021年之后,其在鋰電子動力電池擴建方面的投資也早已超過了500億。至于中航鋰電如此大手筆的原因,自然與鋰離子動力電池近年來日趨火爆有很大的關系。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作為其核心的鋰離子動力電池身價也是與日俱增。據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公布的前四個月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全球動力電池在電動車上的裝機量從去年同期的26.8GWh上升至 65.9 GWh,發展勢頭十分迅猛。
光明的發展前景、日趨旺盛的需求,加之鋰資源的短缺,不僅僅是鋰礦,相應鋰鹽的身價也隨之水漲船高。以電池級碳酸鋰為例,據SMM歷史價格顯示,截止6月7日,SMM電池級碳酸鋰報價88000元/噸,較年初暴漲66%,但即便如此,依舊有不少企業為其前赴后繼,紛紛加入 “搶鋰”大戰。
而電池級氫氧化鋰表現也毫不遜色,不同于目前碳酸鋰產能已經初顯供大于求,導致價格小幅下跌的情況,據SMM調研顯示,國內電池級氫氧化鋰依舊處于庫存緊張的狀態,幾乎沒有成交,因此價格上行速度較為緩慢,預計本周部分企業簽單,氫氧化鋰成交價格或將繼續上行。
截止6月7日,SMM電池級氫氧化鋰均價91500元/噸,較年初暴漲84.8%。
所以綜合來看,鋰電池前景十分廣闊,為此加大投入的中航鋰電,其加快擴產擴建的行為,也不難理解了。而以目前中航鋰電的種種項目表現來看,一旦中航鋰電成功上市,必將會為動力電池領域帶來一番不小的驚喜。圖片(來源:S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