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鋰電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比亞迪在2020年迎來了高光時刻——除了市值突破5000億元、成為國內市值最高的整車上市企業,剛剛發布的2020年業績也錄得了歸母凈利潤同比1.6倍的高增長。
“此前比亞迪預告全年歸母凈利為43億至46億元,(2020年歸母凈利潤)實際落在區間下限。在比亞迪營利雙收的背后,也有更多值得推敲的數據。”對于比亞迪在3月29日晚間發布的2020年財報,有業內人士表示。
汽車業務毛利率反超特斯拉
財報顯示,2020年,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1565.98億元,同比增長22.59%;歸母凈利潤42.34億元,同比增長162.27%;扣非歸母凈利潤29.54億元,同比增長近12倍。
分業務來看,比亞迪三大核心業務營收均實現增長。其中,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收入約839.93億元,同比增長32.76%;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收入約600.43億元,同比增長12.48%;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的收入約120.88億元,同比增長15.06%。三大業務占集團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3.64%、38.34%和7.72%。
不過,從整車產品產銷情況來看,比亞迪2020年新能源車產銷量雙雙較上年下滑,其中,全年新能源車產量為19.41萬輛,同比下降14.73%;銷量16.29萬輛,同比下降12.52%。從整體來看,比亞迪2020年全年銷量下降7.46%。
需要注意的是,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和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的收入金額中還包括防疫物資產品。2020年,比亞迪跨界援產口罩,“3天出圖紙、7天造出口罩機、10天出產品”,不過,年報中并未單獨列示防疫物資產品的業績狀況。
“口罩業務的利潤難以拆分清楚,因此利潤的參考意義有限。”一位券商分析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據比亞迪旗下第五事業部官微信息,目前比亞迪口罩最大日產量達1億只,成為全球最大規模口罩生產商;建成熔噴布生產線192條,最大日產量達175噸。
財報顯示,2020年比亞迪在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領域的毛利率達到了25.20%,同比增長3.31%。2020年特斯拉的復合毛利率為20.9%,比亞迪在毛利率方面超過了特斯拉,也超過了上汽集團、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等國內同級別車企。
銷售毛利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比亞迪全新旗艦轎車漢和改款旗艦SUV唐的推出,和其在產業鏈的深度垂直布局。2020年,比亞迪售價在20萬元以上的車型占比大幅提升,其中漢成為首款月銷破萬的高端C級轎車。
在產業鏈垂直整合方面,比亞迪除汽車玻璃及輪胎外,幾乎均有涉足。尤其是在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轉型過程中,其磷酸鐵鋰電池及IGBT等核心部件的自研、自制,并日趨加大的外供,也提升了比亞迪的毛利率水平。
各業務板塊均將獨立運營
比亞迪在2020年財報中預測,今年一季度,比亞迪預盈2億元-3億元,同比增長77.56%-166.34%。
不過,行業人士認為,比亞迪對一季度的增長預測表現“不及預期”。因為去年一季度整個汽車行業都受到疫情的巨大沖擊。往前至2019年一季度,比亞迪當期歸母凈利潤為7.5億元。
“一季報利潤低于預期,預計短期內還是對市場情緒有不利影響,但公司股價的核心驅動因素還是新能源車的銷量,今年主要看點是DM-i車型。”上述券商分析師表示。
財報中提到,在乘用車領域,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正式發布三款車型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繼漢之后,新能源汽車將逐步切換刀片電池。此外,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得到有效控制,公共出行逐步恢復,比亞迪滴滴定制版車型D1的推出有望給集團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新旗艦漢、D1、e9 等車型在純電平臺及智能化技術賦能下形成差異化競爭力;DM-i 平臺混動車型同傳統燃油車價格接近甚至持平后可能的快速增長。”華西證券在近日發布的研報中分析認為。
最新消息顯示,比亞迪唐DM-i將于今年4月上海車展上市,新車此前已經開啟預售,共三款配置,補貼后預售價19.78-22.48萬元。
除了整車核心業務,比亞迪半導體業務的拆分也再次被提及。在財報中,比亞迪表示,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將有利于其進一步提升多渠道融資能力和品牌效應,后續本集團將著手培育更多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子公司并實現市場化運營。
在今年2月9日完成對汽車智能芯片企業地平線的戰略投資后,3月2日,比亞迪又與地平線簽署了戰略合作簽約。“未來比亞迪和地平線將集中資源通力合作,找準市場痛點,快速落地更受歡迎的產品,共同推進科技研發縱深探索。”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
“后續比亞迪在半導體、動力電池等板塊有望繼續推進,在智能化領域的布局突破也值得期待。”上述券商分析師進一步分析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