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近日,LG化學迎來一大“喜事”:特斯拉已與LG化學簽署協議,后者將為特斯拉中國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 Y供應電池芯。特斯拉已經獲得了在國內生產Model Y的政府批準,這也是投產前的最后一個步驟。
此前,特斯拉和寧德時代簽署了供貨協議,較便宜的Model 3轎車使用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這也是國內首家電池企業供貨特斯拉。不過,售價更高的Model Y將使用鎳錳鈷鋰電池,也就是常說的三元鋰電,供應商是韓國的LG化學。今年一季度,鋰電池巨頭LG化學的裝機量超越了日本松下和中國的寧德時代,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池廠商。從目前的訂單來看,LG直到2025年都不用發愁客戶,讓人眼紅。
但是,在喜事臨門的同時,LG化學也有一堆煩心事。
來自businesskorea的報道顯示,SNE Research的一名研究員表示:“現代汽車的KONA EV所用的一些電池被證實來自SKI,并非LG化學。”這里涉及了LG化學與SKI都有向同一車型KONA EV配套的事實。
SKI方面的表態則更強烈些。上個月,SKI表示通用汽車和現代汽車最近分別發起了召回,召回的車輛使用的都是LG化學生產的電池。SKI稱,這些召回“引發了公共安全問題,并且凸顯了美國對SK電池的迫切需求”。SKI還補充說,這些起火事件是“令人信服的理由”,因此不應阻止SK在其美國工廠內生產電池。
12月2日,LG化學提交回應文件稱,SK的申請“不合時宜且無關緊要”,因為“SK所提到的電動汽車召回事件,并不影響未來年份的電池型號,也不影響使用LG化學在密歇根州Holland工廠內生產的電池的電動汽車”。
另外,LG化學宣布在美國召回其部分Resu 10H家用型儲能系統產品(ESS),原因是內部搭載的電芯存在發熱起火風險。據悉,LG化學確認其儲能系統產品在美國發生了5起起火事故,此次召回的儲能系統搭載的是LG化學在2017-2018年生產的一批電池。不過,LG化學尚未回應起火的原因。此外,在韓國境內,從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共發生了27起ESS火災事故,其中有17起事故裝置了LG化學生產的鋰電池。
與此同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搭載LG化學生產的電池現代和通用,近期都實施了部分新能源汽車的召回。例如,現代汽車10月份宣布召回從2017年9月29日到今年3月13日生產的25558輛KONA EV電動汽車。韓媒還報道稱,該召回可能還將延伸向海外5.1萬輛KONA EV。通用汽車則在11月份宣布,在全球范圍召回6.9萬輛于2017-2019年生產的Bolt電動汽車。
對于LG化學來說,家大業大,鋰電池發展進程中難免有各種問題。只要LG化學能夠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它依然是鋰電池領域的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