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為進一步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和簡政放權,擴大人才評價工作的參與面和公信力,近日,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首次公開遴選社會組織承接職稱評審工作。按照專業技術人才評價交由專業組織承接的思路,對70余家申報組織進行了多維度評審,最終有55家社會組織獲得承接資格,共涉及到350多個專業。
從2013年起,深圳啟動職稱評審社會化改革,將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權交給市場和行業。截止2019年底,深圳共有38家社會組織承接了78個評委會、303個專業的職稱評審工作,有近1.4萬人參加社會化職稱評審,并得到專業技術人才的廣泛認可和較好的社會效果。近年來,在深圳產業不斷轉型升級和職稱申報人數高速增長的大趨勢下,社會化職稱評審也出現了新問題、新挑戰。例如,少部分承接職稱評審社會組織存在自身實力弱化、管理規范性不夠等問題,而人工智能、物聯網、節能、環保等新領域專業技術人才也缺乏職稱評審通道。
據市人社局介紹,此次遴選確定的55家社會組織包括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深圳市網絡與信息安全行業協會、深圳市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協會、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等多家新承接的行業組織,擬開展的職稱評選專業也從原來303個增加350個,涵蓋物聯網、人工智能、鋰電池、網絡空間安全、清潔能源、節能等新領域、新產業。這些新專業設立為深圳“雙區”建設和推動綜合改革試點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撐。
社會組織承接職稱評審到底好不好、專業不專業、公平不公平,監管是最為關鍵的一環。據悉,市人社局將加強對職稱評審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切實落實主體責任,細化考核辦法,引入第三方監督機制,明確處罰措施。同時建立“雙隨機”抽查、巡查、約談、倒查等制度,做好風險防范,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構建起立體式的監督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