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近期動力電池市場停減產現象明顯,行業進入年底淡季行情。
鋰電池
根據鑫欏資訊統計,主導電池廠在9-10月生產量較大,但下游新能源車裝機量并未達到預期,電池庫存量增加明顯,在此背景下11月份即開始減產也較為合理,年底以消化庫存為主。主流鐵鋰動力電池模組0.76-0.8元/wh,三元動力電池模組0.9-0.95元/wh。
本周適逢11月底,下游電池廠陸續入市采購原料,市場成交有所回暖。不過就實際采購量來看,各三元材料企業普遍反映下游訂單情況不及10月份。不僅如此,本周三元材料成交價格普遍有所下調,目前NCM523動力型三元材料報在13.3-13.5萬/噸,較上周下滑0.75萬元;NCM523數碼型三元材料報在12.5-12.8萬/噸,較上周下滑0.7萬元;NCM811型三元材料報在18.5-19萬/噸之間,較上周下滑0.2萬元。
三元前驅體方面,本周價格同樣有所下滑,常規523型三元前驅體已經報至9萬/噸以下。在終端市場表現不佳的情況下,本周三元前驅體出貨情況也不理想,部分中小型前驅體企業表現尤為明顯。硫酸鈷與硫酸鎳價格本周雙雙下行,原因除了終端需求表現不佳外,上游鈷鎳金屬價格持續弱勢也是拖累價格下行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硫酸鈷報在4.5-4.8萬/噸之間,跌幅0.1萬元;硫酸鎳價格報在2.6-2.8萬/噸,跌幅0.3萬元。硫酸錳價格本周繼續持平,報0.62-0.65萬/噸。
本周國內現貨鎳鈷價格跟隨期貨下滑,電解鈷報在25.3-27.7萬/噸之間,小跌0.1萬元;電解鎳價格報在11.2-11.64萬/噸之間,較上周下滑近1萬元。雖然本周鈷礦供應端再傳利好,但是并未提振鈷價回升,而鎳價方面,其單月跌幅已經超過15%,短期走勢恐難見回升。受此影響,預計后市三元材料系價格仍難脫離弱勢行情。
本周磷酸鐵鋰價格繼續下探至4-4.3萬/噸,主要受原材料碳酸鋰價格下降以及年終談判來年訂單影響。隨著C家在中旬開始大幅砍單,主要供應商生產均受到大幅影響,產線關停減量現象普遍。此次砍單來的太過突然,企業均反應事先未收到通知,表示很被動。從下游車企訂單來看,今年新能源車搶裝跡象不明顯,12月份產量恢復的可能性很低。
11月錳酸鋰價格延續下跌趨勢。臨近年底,下游電池企業資金回籠困難,部分錳酸鋰企業為降低資金風險,有意減少出貨量。市場總體需求也較前期有所減少。11月供應方面,除新鄉弘力以外,其他廠家對應有所減少,市場預期降幅在10%左右,新鄉弘力10月因設備檢修減產,11月基本恢復正常。當前錳酸鋰市場貨源依舊充足,不乏為沖業績而降低現金價格出貨的情況,價格重心或繼續下行,市場人士也表示,12月預期仍不樂觀。目前低容量型錳酸鋰報2.4-2.6萬元/噸,高壓實錳酸鋰報2.9-3.2萬元/噸,高容量型錳酸鋰報4-4.3萬元/噸,小動力型錳酸鋰報3.5-4萬元/噸。
11月碳酸鋰價格下跌趨勢不改。據了解,11月三元材料需求量下跌幅度較大,電池級碳酸鋰、氫氧化鋰庫存高企;工碳方面,磷酸鐵鋰及錳酸鋰產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需求不及預期。供過于求狀態依舊,雖有部分廠家減產,但總量影響不大,價格繼續維持弱勢,市場成交氛圍較淡。本周工業級碳酸鋰報4.5-4.7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報5.2-5.5萬元/噸,氫氧化鋰報5.3-5.8萬元/噸。
11月國內負極材料市場回調,主流動力電池廠家排產再次大幅走低,負極產量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尤其是供應給頭部企業的負極廠家,反應非常直接,波動明顯。產品價格方面,截止到11月底國內負極材料低端產品主流報2.1-2.6萬元/噸,中端產品主流報4.3-5.7萬元/噸,高端產品主流報7-9萬元/噸。10月的新高終是曇花一現,上升趨勢未能延續,在本月繼續走低。臨近年底負極企業更注重回款,開始有意的控制發貨量,再加上近期動力電池市場又開始出現疲軟行情,需求端也不如人意,因此,近期負極市場呈現不溫不火行情。中小廠家策略是穩扎穩打,更看重”眼前利益“,不”好高騖遠“,因此,現金流狀況要好很多。短期來看,預計下月會延續本月走勢,不會出現太大波動。
隔膜
近期國內隔膜市場氣氛低迷,交投清淡。受下游減產影響,隔膜企業出貨量下調,開工率因此下降。價格方面比較穩定。其中,數碼價格:5μm濕法基膜報價2.7-3.5元/平方米;5μm+2μm+2μm濕法涂覆隔膜報價為3.6-4.5元/平方米;7um濕法基膜報價為2-2.5元/平方米;7μm+2μm+2μm濕法涂覆隔膜報價為2.6-3.7元/平方米。動力價格方面:14μm干法基膜報價為1-1.2元/平方米;9um濕法基膜報價1.3-1.7元/平方米;9μm+2μm+2μm濕法涂覆隔膜報價為2.6-3.4元/平方米。
電解液
近期電解液市場弱勢運行,產品價格低位持穩,現國內電解液價格普遍在3.1-4.3萬元/噸,高端產品價格在7萬元/噸左右,低端產品報價在2.1-2.7萬元/噸。本月的動力電池、儲能市場俊男遇冷回調,開工率下滑明顯,致使部分廠家開始新一輪價格戰,使得一些廠家苦不堪言。產量方面本月普遍下滑,但也有部分以出口為主的企業一枝獨秀。短期來看,預計12月市場仍將是一片寒意。原料市場,本周原來市場趨穩,現DMC報8800-12000元/噸,EMC報1.4萬元/噸左右,DEC報14500元/噸左右, EC報1.2萬元/噸左右 。六氟磷酸鋰價格低位持穩,現主流報8.2-9.5萬元/噸,高報11萬元/噸。
總結
11月份主要正極材料價格整體走低。主要原材料碳酸鋰持續降價,鈷、鎳高位回落,再加上年底進入淡季行情,正極價格下調符合預期,小跌為主。目前看2019年國內新能源車產銷規模在120萬左右,同比2018年小降。與此同時,海外新能源車繼續保持增長,預計2019年產銷107萬輛,同比增長17%。隨著各主流車企陸續發布純電動車型,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的可選擇范圍大大增加,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外資品牌的份額將會顯著提升,新能源車的銷量規模再次增長問題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