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8月5日,A股兩家上市公司先后發布公告,鋰電池核心材料領域一起作價超過20億元的交易浮出水面。
恩捷股份打算從勝利精密手中買下蘇州捷力100%股權,值得一提的是,蘇州捷力去年業績表現不佳,不僅沒能完成業績承諾,而且虧損超過1億元。據悉,其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管理層一度出現動蕩導致經營停滯”。
此外,蘇州捷力還是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寧德時代的供應商之一。根據勝利精密官網,2018年12月22日,在寧德時代年度供應商大會上僅頒發了兩個品質優秀獎,蘇州捷力獲此殊榮,且是鋰電池隔膜供貨商中的唯一獲獎者。
目前,市場上諸多聲音認為這起交易是各取所需,并表示其主要風險在于交易最終能否完成、交易進度能否符合預期等方面。
作價超20億,兩家上市公司擬買賣蘇州捷力
8月5日,兩家A股上市公司,勝利精密和恩捷股份共同宣告要就蘇州捷力100%股權進行交易。
買賣雙方達成的初步意向是,恩捷股份出資約20.20億元,包括以9.50億元對價受讓本次交易股權和蘇州捷力欠勝利精密的不超過10.70億元其他應付款總額。
作為買方,恩捷股份表示:若本次交易能順利實施并完成后續工作,將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擴大鋰電池隔離膜業務的產能、促進行業整合,也能夠對公司在鋰電池隔離膜領域的戰略布局起到支撐作用。本協議的簽署和履行不影響公司業務獨立性,不存在因履行協議而對協議對方形成依賴。
作為賣方,勝利精密認為,伴隨5G時代的到來,公司將專注發展與自身所屬“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制造業”,緊密相關、協同度高的核心業務,并努力實踐“勝利智造未來”的戰略目標,提升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制造支持的科技服務綜合實力。因此,本次股權轉讓框架協議的簽署,符合公司未來戰略布局及當下經營發展的需要。若交易順利實施,不會對公司核心業務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蘇州捷力去年虧損超1億元,曾為寧德時代供應商
作為交易標的,蘇州捷力的全稱為蘇州捷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4日,經營范圍為鋰離子電池隔膜、塑料軟包裝新型多功能膜(太陽能電池用EVA塑料多功能軟包裝熱封膜)、PI光伏電池絕緣材料的生產,自產產品的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定企業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蘇州捷力的資產總額為1710311301.86元,負債總額為1434525734.88元,凈資產為275785566.98元;2018年,蘇州捷力實現營業收入427818091.22元,凈利潤為-103158348.47元。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蘇州捷力曾為鋰電上市公司寧德時代的供應商。
寧德時代的公告顯示,公司與蘇州捷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簽署《框架采購合同》,約定蘇州捷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按照寧德時代要求向寧德時代提供貨物或服務,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設備、標準件、加工件、行政物料、工程施工、軟件開發及各類服務等,具體產品、數量、價格等以采購訂單為準, 合同有效期自2016年6月30日至2019年7月1日。
新京報記者梳理勝利精密此前公告了解到,2015年,勝利精密出資61180萬元獲得蘇州捷力51.00%股權;2016年,勝利精密出資48587.45萬元獲得蘇州捷力33.77%股權;2019年,由于彭立群未履行 2017 年度業績補償承諾,蘇州捷力15.23%股權作價7280萬元被劃入勝利精密。
至此,勝利精密成為蘇州捷力100%股權的持有者,從這一過程中,一方面可見蘇州捷力已經多次沒能完成業績承諾,另一方面,也可以感受到蘇州捷力的估值變化。
而勝利精密自身去年的業績表現也不好,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超過7億元,主要受資產減值影響較大,其中商譽減值近6.8億元,應收及存貨減值近3.46億元。
恩捷股份為何要買虧損資產?
勝利精密本身需要緩解資金壓力,蘇州捷力的業績表現不僅不能為其助力反倒成了“累贅”,所以出于聚焦主業等考慮,勝利精密剝離虧損資產的行為并不令人疑惑。
那么,恩捷股份為何要買下業績下滑的蘇州捷力呢?
根據相關公告可知,蘇州捷力已達產的濕法基膜產線共有8條,產能規模每年可達4億平方米左右,月均出貨量超3000萬平方米,產品良率穩定在90%以上。
中泰證券分析師認為:“蘇州捷力在消費類領域進展較快,考慮到恩捷股份與蘇州捷力的設備一脈相承,且恩捷股份的產能有規模優勢,未來將在客戶上特別是消費類領域形成協同效應,同時,恩捷股份成本控制強(2018年毛利率約60%),蘇州捷力被收購后,其盈利有望大幅度提升,帶來業績較大彈性。恩捷股份原計劃2020年產能達40億平方米,擬收購蘇州捷力后公司產能將持續擴大,龍頭地位加強。”
“蘇州捷力客戶結構優質,核心客戶為寧德時代,供貨 9-12μm濕法膜,月供應量超千萬平方米,此外公司也為國際日韓客戶批量生產5-7μm的用于消費類電池的高端超薄隔膜。蘇州捷力2018年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管理層一度出現動蕩導致經營停滯。恩捷股份收購蘇州捷力之后,有望實現業務協同效應,理順公司管理機制,并緩解公司資金壓力。 ”中銀國際證券表示。
“近年來由于隔膜行業大幅擴產競爭加劇,同時新能源汽車補貼持續退坡導致產業鏈面臨持續降價壓力,諸多隔膜企業盈利大幅下滑,行業進入洗牌整合階段。恩捷股份通過其領先的技術、客戶及規模優勢,使得其成本和盈利能力遠超同行,2018年濕法隔膜國內份額達到45%,龍頭優勢顯著。公司2018年底產能達到13億平方米,并且仍在持續擴產中,2019年底產能規模達到28億平方米。若公司此次收購蘇州捷力順利完成,合計市場份額有望達到60%以上,進一步鞏固龍頭優勢,提升其在大客戶中的議價能力。同時通過技術和客戶的優勢互享,蘇州捷力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改善。”申萬宏源分析師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