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年年漲,可能買了特斯拉的人差不多也都通過特斯拉的股票把買車錢賺回來了。但事實是,自2003年在美國硅谷成立以后,被視為“豪華電動車開山鼻祖”的特斯拉15年來從未實現盈利。
二季度報發布后,特斯拉營收增長,但虧損也進一步加大。特斯拉汽車第二季度營收為40.0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7.90億美元;凈虧損為7.43億美元,去年同期的凈虧損為4.01億美元。
特斯拉的后補貼時代已至
與中國的政策類似,美國聯邦政府也對新能源汽車給予了較大的優惠政策。
在美國,每家車企銷售的前20萬輛電動汽車,消費者可以按照電池容量的不同享受最高7500美元的稅收減免額度,在個人稅務申報時可以直接進行抵免。一家車企的電動汽車銷量超過20萬輛以后,6個月內仍能享受原來的稅收減免額度。但在其后的每6個月,稅收減免額度將減少50%,直至完全取消。
特斯拉在今年7月12日對外發布消息稱,其在美國的新車銷量已經達到20萬輛。
也就是說,截止到今年年底,美國的特斯拉購買者仍然可以享受7500美元的稅收減免額度。從明年1月1日到年中,特斯拉的稅收減免政策降至3750美元。以此類推,每6個月降低50%,直至2020年完全取消稅收減免。
從樂觀的角度來看,潛在車主可能會趁著補貼退坡前抓緊時間購車,這在短期內是有助于刺激銷量的。但是特斯拉的產能瓶頸又讓其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交付,這又是一個問題。特斯拉的補貼退坡后,其競爭對手還能享受較高稅收優惠政策,這將使特斯拉面臨更大的壓力。
造“低端車”瞄準中國市場不靠譜
除了美國本土市場,中國也是特斯拉的重要市場,按照此前的統計,特斯拉的中國銷量占到了全球銷量的12%。
在中美貿易戰全面開始之后,由于關稅上調,特斯拉最低配車型也要漲價近14萬元。而高昂的增值稅和關稅讓Model S和Model X在中國的售價比其他國家要高50%,中國人也并非人傻錢多,這樣的局面讓特斯拉更高端的車型無法在中國站住腳跟。
由于Mode3長達一兩年的交付期,讓想買特斯拉得人不得不選擇Model S或Mode X,這也就是說,在低配車型里,特斯拉幾乎沒有任何車型。高端車型有很多,又有多少人會傾向于選擇特斯拉呢?
前幾天特斯拉掌門人馬斯克發布了要造迷你車的消息,立馬引起了一番熱議。尤其是有過類似經歷的李想給出了他的經驗之談,在中國是不讓上路的。如果要造迷你車,估計也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熟悉的結果。
虧損問題無法短期解決
曾寄希望與產能攀升來扭轉虧損如今看來也并不靠譜。
去年7月底,特斯拉將首批Model 3交付了30臺到焦急等待的用戶手中,馬斯克當時在Twitter上發布的產量爬坡計劃是8月100臺,9月超過1500臺,12月可能達到2萬臺。而特斯拉官方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Model 3僅交付1550臺。5000臺的周產量目標一再推遲到了今年的第二季度末。但是關稅問題如果一直延續,特斯拉又沒有合適的應對策略的話,特斯拉在中國遭遇滑鐵盧是大概率事件。
雖然目前特斯拉在中國上海建廠之事已經塵埃落定,但是建在自貿區的特斯拉還是要以進口車的身份進入中國市場,還是要征收15%的進口車關稅。即使“國產”,國人想要買到20萬的特斯拉也絕無可能。
今年6月,特斯拉宣布將會加大裁員規模,以縮減公司在行政方面的支出。裁員比例高達9%,預計裁員數量將超過4000人。“作為公司,必須降低成本和實現盈利。”馬斯克在給員工的內部郵件中說。7月又要求供應商退還2016年以來支付的錢款來改善現金流。也就是說,在財務層面,特斯拉已經捉襟見肘。
在巨大的虧損面前,馬斯克發文稱考慮將特斯拉私有化。這讓特斯拉的股價聞訊上漲11%,但資本市場很快反應過來,常年虧損,私有化,錢從哪里來?于是剛剛過去的一個交易日,股價再次回落。
對特斯拉而言,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是其史上最大虧損額一個季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要實現馬斯克的目標,第三季度“可持續盈利”還是相當困難的。
